如何安全煮饭:两种简单方法去除致癌砷同时保留营养

如何安全煮饭:两种简单方法去除致癌砷同时保留营养

引言:全球主食中的隐秘风险

大米是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饮食基石,因其香气、质地和营养价值而备受喜爱。然而,在其健康外表下,大米可能潜藏着一个无声的健康威胁——砷。这种自然存在的元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即已知的人类致癌物。长期通过食物摄入砷已被证实与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关,包括皮肤病变、癌症、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几乎影响人体的每一个器官。

为什么大米中含有砷?

与其他在干燥土壤中生长的谷物不同,大米是在淹水田中种植的。这种水浸环境促进了水溶性砷化合物的吸收,大米植物像海绵吸水一样积累这些化合物。因此,大米颗粒中的砷含量通常比其他谷物高出十倍。英国的研究显示,市场上销售的一半婴儿米制品超过了欧盟的砷安全阈值,这引起了对婴幼儿砷暴露脆弱性的关注。

此外,我们所消费的大米类型也会影响砷含量。糙米因其更高的营养价值而受到推崇,但悖论地是,它含有的砷比精制白米更多,因为砷主要集中在外部麸皮层,而糙米保留了这一层,而白米则没有。然而,磨光大米以去除这一外层也会剥离许多有价值的营养素,从而在安全性和营养性之间产生了矛盾,特别是对于幼儿家长和注重健康的消费者。

科学证据:有效减少砷的烹饪方法

最近的研究调查了旨在减少大米中砷含量同时保留其营养价值的烹饪方法。两种有前景的方法脱颖而出:使用过量水(EW)烹饪——水米体积比为1:6——以及创新的浸泡吸收法(PBA)。

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将白米和糙米中的砷含量减少约54%至58%。然而,EW在去除预煮米中的砷方面稍有优势,约为50%,而PBA为39%。尽管如此,EW方法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它会导致铁、叶酸、烟酸和硫胺素等重要营养素的大量损失,减少这些营养素的水平达50%至70%。

此外,烹饪前冲洗大米对烹饪后的砷浓度影响很小,但会洗掉强化矿物质和维生素,包括铁、叶酸、硫胺素和烟酸,特别是从精制和预煮大米中。因此,如果希望保留营养素,则一般不建议进行预冲洗。

介绍浸泡吸收法(PBA)

PBA方法提供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平衡了砷的减少与营养素的保留。根据发表在《总体环境科学》杂志上的研究,PBA涉及一个简单的两步烹饪过程:

1. 大米在预先煮沸的水中煮5分钟,部分煮熟。
2. 然后完全倒掉富含砷的水,加入新鲜水。
3. 在小火上继续煮至所有水被吸收,完成烹饪过程。

这种方法利用部分煮沸阶段有效去除砷,而吸收阶段则确保营养素保留在米粒内,而不是流失到过量水中。

PBA方法的健康益处

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使用PBA方法,糙米中的砷含量可减少超过50%,白米中的砷含量可减少高达74%。同样重要的是,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EW方法,保留了更多的大米营养价值。

对于大米消费者来说,这些发现提供了安心和实用的指导。简单的烹饪方法调整意味着个人可以在不牺牲营养摄入或面临砷暴露风险的情况下继续享受他们喜欢的主食。

更安全大米消费的实用建议

以下是两种主要烹饪方法的比较表:

烹饪方法砷减少率营养素保留率注意事项
过量水(EW)54-58%减少(50-70%)更好的砷去除效果但营养素损失显著
浸泡吸收法(PBA)54-74%保留安全与营养的最佳平衡

此外,建议避免预烹饪冲洗,以防止强化或天然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在白米和预煮米中。

专家见解


参与近期研究的Emily Rhodes博士指出,“PBA方法是一个重大进展,因为它解决了公共卫生方面的两个问题——砷毒性和营养素损失——而不需要消费者采用复杂的技巧或特殊设备。”这样的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大米作为主食且砷污染普遍的地区。

患者情景:家庭中做出更安全的大米选择

考虑Sarah的情况,她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居住在一个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担心砷暴露的她研究了烹饪方法,并开始使用PBA方法。通过在大量水中短暂煮沸大米,倒掉水,然后用新鲜水吸收完成烹饪,她观察到家庭饮食安全有了明显改善。她还注意到大米的口感和味道得到了保留,孩子们也愉快地享用餐点而没有挑剔。

Sarah的经历突显了日常食品准备中微小变化的可及性和影响力。

结论


大米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主食,由于其砷含量可能带来隐秘的健康风险。然而,如浸泡吸收法(PBA)等烹饪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在保持关键营养素的同时大幅降低砷含量。这种简单性使消费者能够在不牺牲营养或口味的情况下提高食品安全。

随着公众意识和科学研究的不断增长,广泛传播这些烹饪技术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易受伤害的人群中。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进一步的改进或补充膳食策略,以进一步减少砷暴露。

在此期间,采用PBA方法是朝着更健康的大米消费迈出的实用一步。

参考文献


Menon M, Dong W, Chen X, Hufton J, Rhodes EJ. Improved rice cooking approach to maximise arsenic removal while preserving nutrient elements. Sci Total Environ. 2021 Feb 10;755(Pt 2):143341. doi: 10.1016/j.scitotenv.2020.143341

Menon M, Nicholls A, Smalley A, Rhodes E.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cooking methods on arsenic species and nutrient elements in rice. Sci Total Environ. 2024 Mar 1;914:169653. doi: 10.1016/j.scitotenv.2023.169653

Gray PJ, Conklin SD, Todorov TI, Kasko SM. Cooking rice in excess water reduces both arsenic and enriched vitamins in the cooked grain. Food Addit Contam Part A Chem Anal Control Expo Risk Assess. 2016;33(1):78-85. doi: 10.1080/19440049.2015.1103906

IF: 2.2 Q3
. Epub 2015 Nov 2. PMID: 26515534

IF: 2.2 Q3
.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