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长期居住暴露于细颗粒物(PM2.5、PM10)和氮氧化物(NOx)与女性抗抑郁药物分发风险增加有关,但与男性无关。
- 道路交通噪声与女性抗抑郁药物使用之间存在潜在但统计学上较弱的关联,表明噪声暴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
- 研究结果支持将环境暴露,特别是改善空气质量,作为减少抑郁症状负担的潜在途径。
- 性别特异性易感性强调了制定针对性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以及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性别差异的必要性。
背景
抑郁症是全球残疾的主要贡献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和噪声)是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暴露于环境污染物、交通相关噪声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尚未完全理解。尽管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些暴露与抑郁症或抗抑郁药物使用之间存在关联,但在性别差异和特定污染物类型方面仍存在不一致。鉴于全球范围内城市空气污染和交通噪声的广泛暴露,阐明其在心理健康结果中的作用对于指导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内容
证据的时间发展
近年来,大规模队列研究在环境暴露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有所扩展。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罗马的一项纵向队列研究表明,PM2.5和二氧化氮暴露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每四分位数浓度增加的风险比为+7%至+13%)。该研究还发现,污染物暴露与精神药物处方量的增加有关,增强了生物学可信度。
在此基础上,2025年瑞典马尔默饮食与癌症研究队列(Lu等)特别评估了长期暴露于PM2.5、PM10、NOx和道路交通噪声(Lden)与随访期间(2007-2011年)首次分发抗抑郁药物和/或临床抑郁症诊断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该研究采用了严格建模的年均暴露量,并调整了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和临床混杂因素,增强了因果推断。
性别特异性关联及效应大小
Lu等发现,女性PM2.5(HR 1.29;95% CI, 1.09–1.52)、PM10(HR 1.10;1.03–1.17)和NOx(HR 1.15;1.04–1.26)每增加10 µg/m³的危险比显著增加,而男性则无此关联。道路交通噪声(Lden每增加10 dB)显示女性风险有非显著增加趋势(HR 1.06;95% CI, 0.99–1.13),男性则无关联。这些滞后1-5年的暴露窗口(1-5年前的结果)和两污染物模型得出了一致的效应模式。
性别差异与先前报告相符,即女性对影响神经内分泌和炎症通路的环境应激源更为敏感。相对较强的效应大小表明,较小的颗粒物(PM2.5)可能通过引发全身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在情绪障碍发病机制中特别相关。
机制见解
机制研究表明,吸入的细颗粒物和氮氧化物通过破坏血脑屏障、激活小胶质细胞和改变神经递质系统,促进全身炎症、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这可能导致抑郁症状。噪声暴露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和睡眠障碍引起慢性应激反应,加剧易感性。
鉴于激素对压力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可能介导女性更大的易感性,进一步探索性别特异性机制是必要的。
局限性和方法学考虑
引用的两个队列研究面临的一些局限性包括未测量因素(如职业暴露、遗传倾向)的残留混杂,尽管进行了复杂的建模,但仍可能存在暴露分类错误,以及结果定义依赖于抗抑郁药物分发和医疗诊断,这可能低估亚临床病例。男性缺乏显著发现引发了关于健康寻求行为、药物依从性或生物敏感性的性别差异的问题。
此外,道路交通噪声效应的统计强度较低,可能是由于测量挑战、暴露变异较低或城市社会经济因素的混杂。
专家评论
这些严格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累积证据支持环境空气污染与抑郁症状之间的重要关联,特别是在女性中。这符合日益增长的环境精神病学范式,强调城市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临床指南目前尚未在抑郁症风险评估中常规考虑环境暴露;然而,这些发现可能为综合预防策略提供信息。针对减少细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环境政策不仅有助于心血管获益,还可能带来心理健康益处。
观察到的性别特异性易感性强调了个性化风险修改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并突显了理解性别依赖神经免疫机制的空白。
未来的研究应优先进行具有详细暴露评估的纵向研究,探索包括炎症生物标志物在内的生物学中介,并研究与遗传倾向和心理社会应激源的相互作用。
结论
Lu等的研究显著推进了长期空气污染暴露与抗抑郁药物使用增加之间的证据基础,尤其是在女性中,强化了假设的环境因素对抑郁症的贡献。道路交通噪声呈现提示性但不太稳健的关联。这些发现倡导将改善空气质量纳入全面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
继续整合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对于阐明机制、解决性别差异并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以减少全球抑郁症负担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Lu SSM, Ekbäck E, Sommar JN, et al.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和道路交通噪声与抗抑郁药物分发的关系:瑞典队列研究. 环境研究. 2025年11月15日;285(第2部分):122435. doi:10.1016/j.envres.2025.122435. PMID: 40713997.
- Cesaroni G, et al.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与精神障碍发病率的关系. 环境国际. 2023年11月;181:108302. doi:10.1016/j.envint.2023.108302. PMID: 37944432.
- Block ML, et al. 室外空气污染与大脑健康倡议:保护儿童神经发育的行动. 兰克神经学. 2022;21(3):253-256. doi:10.1016/S1474-4422(22)00003-0.
- Power MC, et al. 空气污染与痴呆症:系统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杂志. 2016;52(1):212-26. doi:10.3233/JAD-15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