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2000年至2022年间,全球胆道癌(BTCs)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Rs)保持稳定。
- 肝内胆管癌(iCCA)死亡率增加了120%,而胆囊癌死亡率下降了45.5%。
- 西太平洋地区的胆道癌相关死亡率最高,高于欧洲和美洲地区。
-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胆道癌亚型死亡率趋势上的显著差异反映了风险因素和医疗保健获取的区域差异。
研究背景与疾病负担
胆道癌(BTCs),包括肝内胆管癌(iCCA)、肝外胆管癌、胆囊癌和壶腹癌,以其不良预后和有限的治疗选择而著称。尽管肿瘤学取得了进展,这些恶性肿瘤仍然难以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在全球范围内,胆道癌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造成了显著的负担,但全面的国际时间趋势数据一直有限。了解全球和地区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并指导临床管理路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2年的权威世界卫生组织(WHO)死亡率数据库来填补这一空白。
研究设计
这项观察性研究从WHO死亡率数据库中提取了2000年至2022年的数据。计算了总体胆道癌及其主要亚型(包括iCCA、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的每10万人口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Rs)。应用局部加权回归平滑(LOESS)生成国际和区域层面的长期平滑死亡率曲线。此外,对2013年至2022年的国家级数据进行了断点回归分析,以检测个别国家的死亡率变化和趋势。这种稳健的流行病学方法提供了时间模式和地理差异的见解。
关键发现
国际上,总体胆道癌死亡率的LOESS平滑ASR在2000年为2.8(95% CI: 2.5–3.1)/10万,在2022年几乎没有变化,为2.7(2.3–3.1)/10万,表明在这两个十年间总体死亡负担保持稳定。地区上,死亡率显示出显著差异:2022年西太平洋地区的ASR最高,为4.2(1.8–6.6)/10万,远高于欧洲(2.6 [2.3–2.9])和美洲地区(2.2 [1.8–2.6])/10万。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胆道癌亚型的死亡率变化显著不同。iCCA死亡率几乎翻了一番,从2000年到2022年增加了120.0%。相比之下,胆囊癌死亡率下降了45.5%,而肝外胆管癌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2013年至2022年的国家级断点分析显示了异质的趋势,许多国家的iCCA死亡率上升,而胆囊癌趋势主要是下降或稳定。
这些模式可能反映了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风险因素分布——包括肝胆寄生虫感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病毒性肝炎——以及早期检测和治疗方式的区域差异。西太平洋地区较高的胆道癌死亡率可能与某些风险因素(如肝吸虫[Opisthorchis viverrini]和慢性肝病)的高发有关。
专家评论
这项综合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流行病学见解,突显了全球胆道癌死亡率趋势的复杂性。iCCA相关死亡率的显著增加尤其令人担忧,可能预示着需要重新评估当前的诊断算法和风险分层框架。鉴于iCCA的症状不特异且晚期表现,早期检测的挑战凸显了在高发地区验证筛查工具的未满足需求。
胆囊癌死亡率的下降令人鼓舞,可能反映了手术干预的改进、前期恶性病变的检测增强以及胆石症和慢性炎症等风险因素的减少。然而,肝外胆管癌死亡率的稳定表明,治疗方面的进展尚未显著改变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局限性包括各国编码实践和死亡率数据完整性的潜在差异,这可能影响比较。尽管如此,研究的严格方法和大数据集为其结论提供了支持。将研究结果与分子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可以增强机制理解并识别新的治疗靶点。
结论
在过去二十年中,全球胆道癌总体死亡率保持稳定;然而,肝内胆管癌死亡率的显著增加需要紧急关注。这些发现呼吁为高危人群开发和部署有效的筛查策略,并根据亚型特定的流行病学优化管理方案。政策努力应优先分配资源用于监测、预防和早期干预,特别是在西太平洋等高负担地区。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阐明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并推进胆道癌的精准肿瘤学方法。
参考文献
Vu QT, Nishimura Y, Harada K, Ito H, Higashionna T, Maruo A, Harada K, Takeda T, Hamano H, Zamami Y, Hagiya H, Koyama T. 2000-2022年全球胆道癌相关死亡率趋势:WHO死亡率数据库的观察性研究。Hepatology. 2025 Sep 1;82(3):626-637. doi: 10.1097/HEP.0000000000001200. Epub 2024 Dec 19. PMID: 397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