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的一种有前景的新疗法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的一种有前景的新疗法

亮点

  •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taVNS) 显著减少了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 (ETR) 患者的面部红斑和潮红。
  • taVNS 还改善了系统性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疲劳和面部偏头痛。
  • 临床益处持续24周,仅需3周的治疗疗程。
  • 该疗法耐受性良好,仅有轻微的不良事件。

研究背景: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的临床背景和未满足的需求

酒渣鼻是一种主要影响面部中央区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其亚型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 (ETR) 的特征是持续性面部红斑、明显的可见血管(毛细血管扩张)和频繁的潮红发作。ETR 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为其美容问题和相关的神经精神共病,如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使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激光疗法来管理症状,通常需要连续给药,并可能带来副作用或不完全缓解的风险。因此,仍需开发新型、非药物、成本效益高的治疗方法,以提供持久的症状控制并解决系统性表现。

迷走神经刺激 (VNS) 已作为一种具有抗炎和自主调节潜力的神经调节技术出现。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 (taVNS) 通过外耳非侵入性地刺激迷走神经的耳支,调节炎症途径和神经回路。此前的研究已探索了 taVNS 在偏头痛和癫痫等疾病中的应用,但其在皮肤疾病如 ETR 中的应用直到最近才得到系统评估。

研究设计与方法

这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假对照临床试验,时间为2024年2月至8月。研究纳入了72名成年患者(平均年龄29.5岁,93.1%为女性),经临床红斑评估 (CEA) 评分 ≥ 2 确诊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参与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活性 taVNS 或假刺激。

干预组每天进行30分钟的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频率为30 Hz,脉冲宽度为200 μs,持续3周。对照组接受模拟设备应用但无有效神经刺激的假刺激。

主要终点是在3周治疗期后的 CEA 评分变化。次要结局包括患者报告的红斑严重程度、面部潮红频率和强度、睡眠质量、偏头痛频率和严重程度、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疲劳水平。进行了24周的治疗后随访以评估反应的持久性。通过不良事件报告监测安全性结果。

关键发现

经过3周的治疗后,taVNS 组的主要结局指标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减少,平均 CEA 评分下降了0.92分,而假刺激组则没有显著变化(P < .001)。这反映了面部红斑的有意义的临床改善。

次要结局显示,与假刺激相比,taVNS 治疗在多个系统性和皮肤相关症状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

  • 潮红严重程度均差 (MD): -2.36 (P < .001)
  • 红斑 MD: -0.97 (P < .001)
  • 焦虑评分 MD: -5.42 (P < .001)
  • 抑郁评分 MD: -6.22 (P < .001)
  • 失眠严重程度 MD: -7.93 (P < .001)
  • 疲劳 MD: -17.77 (P = .002)
  • 面部偏头痛 MD: -2.42 (P < .001)

在3周时观察到的益处在24周的随访期内持续存在,突显了短期治疗后的长期疗效。

关于安全性,5.6% 接受 taVNS 治疗的参与者和8.3% 接受假刺激的参与者发生了治疗引起的不良事件,所有事件均为轻度且在1-5天内自行缓解,表明其耐受性良好。

专家评论和机制见解

观察到的 taVNS 效力可能源于其对自主神经系统和抗炎途径的调节作用。迷走神经刺激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并增强副交感神经张力,可能减少酒渣鼻中的神经源性炎症。神经精神症状和疲劳的改善进一步支持了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作用。

尽管这项试验设计严谨,但仍需考虑某些因素。研究人群主要为年轻女性,这可能限制了广泛推广。此外,单中心设置和24周的随访,尽管值得注意,但仍需在更大规模的多中心队列中进行验证,并进行更长时间的评估。

重要的是,假对照增强了对真正效力的信心,这是神经调节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基准。未来的工作可能探讨优化刺激参数并将其与现有疗法结合。

结论

这项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的新颖、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减轻了红斑和潮红等标志性皮肤症状,还改善了焦虑、抑郁、失眠、疲劳和偏头痛等系统性共病。

在仅3周的刺激疗程后,24周的持久益处表明 taVNS 可能成为传统疗法的经济有效的替代或辅助治疗。鉴于其非侵入性和良好的安全性,taVNS 在 ETR 中具有扩展治疗选择的潜力,通过解决皮肤和心理神经方面的双重问题,有望改变患者护理方式。

进一步的研究有必要在不同人群中验证这些发现,阐明机制途径,并完善针对迷走神经的神经调节在酒渣鼻及相关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方案。

参考文献

Li J, Wei J, Zhang M, Kong M, Xie L, Wan M, Pan Z, Tian J, Ou Z, Chen S, Xia A, Tang L, Song Z, Hou J, Hao F.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性酒渣鼻:一项随机临床试验。JAMA Dermatol. 2025 年 10 月 8 日。doi: 10.1001/jamadermatol.2025.3796. Epub 提前出版。PMID: 41060641.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