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超越传统的五种感官
人类通常被告知我们拥有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然而,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是否还存在一种难以捉摸的“第六感”,帮助我们在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下导航世界。其中的竞争者之一是感知地球磁场的能力,有时称为“磁感受”,在其他物种中观察到但在人类中仍有争议。另一个引人入胜的候选者集中在我们的肠道——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感官能力器官。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一个由数万亿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动态的社区,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理功能。尽管我们很少有意识地感知这些微生物,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通过肠脑轴与大脑持续沟通。这种沟通影响了一系列功能,尤其是食欲和进食行为。
最近发表在《自然》上的进展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称为“神经生物感觉”——一种位于肠道上皮内的感觉系统,监测特定的微生物信号并相应地调节我们的饮食习惯。这一发现代表了我们对人类感官知觉和代谢调节理解的重大转变。
了解肠道微生物组及其影响
人类胃肠道被数量惊人的微生物群体所定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古菌。这些微生物构成了互利关系:微生物获得营养丰富的栖息地,而人类则在消化、维生素生产、免疫系统训练和病原体防御方面获得重要帮助。
然而,尽管存在这种互利关系,肠道环境却高度动态——微生物群落会因饮食、压力、药物和疾病而波动。宿主如何实时检测并响应这些变化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直到现在。
神经生物感觉的发现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这一谜团。研究人员在结肠上皮内发现了被称为神经足细胞(或“神经足”细胞)的特殊细胞。虽然这些神经足细胞只占上皮细胞的一小部分,但它们表现出非凡的感觉能力。
这些细胞富含Toll样受体5(TLR5),这是免疫系统中一种众所周知的模式识别受体。TLR5选择性地识别细菌鞭毛蛋白,即细菌鞭毛的主要蛋白质成分——这是一种在众多细菌分类中高度保守的结构。
有趣的是,TLR5的表达从回肠到远端结肠逐渐增加,在微生物密度最高的地方达到峰值,这表明这些细胞在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实验发现:TLR5在食欲调节中的作用
为了探究TLR5在神经足细胞中的功能作用,研究团队在这些细胞中特异性敲除了TLR5的小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这些小鼠消耗更多的食物并显著增重;雌性小鼠还表现出更长的进食时间。
至关重要的是,代谢参数(如葡萄糖耐量或空腹血糖)和炎症标志物均未改变,这表明观察到的变化独立于系统性代谢功能障碍或免疫激活。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其机制:细菌鞭毛蛋白与神经足细胞上的TLR5结合,触发细胞内钙信号传导,进而刺激肽YY(PYY)的释放。PYY是一种强效的肠内分泌激素,通过作用于迷走神经节(肠脑轴中的神经连接点)来抑制食欲。
与这些发现一致,自由喂养的小鼠粪便中的鞭毛蛋白水平高于禁食小鼠。此外,直接向健康小鼠的结肠内注射鞭毛蛋白可在20分钟内迅速减少食物摄入。这种效应在缺乏TLR5的小鼠中消失,突显了该受体的关键作用。
对食欲控制及其他的影响
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优雅的反馈回路,即餐后细菌鞭毛蛋白水平的增加会提醒神经足细胞释放PYY,然后通过肠脑轴向大脑发出信号以抑制进食。它呈现了一种新的“神经生物感觉”,扩展了人类感官模式,包括实时微生物模式检测。
了解这一肠道感觉系统具有广泛的含义。它可能有助于解释饮食变化如何通过微生物群落的变动影响食欲和体重。此外,它为针对神经足细胞、TLR5途径或PYY信号传导治疗肥胖和代谢紊乱开辟了新的途径。
未来的问题和视角
这项研究也引发了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大脑能否操纵这种感觉反馈来选择性地培养有益的微生物?这条轴是否会影响情绪、认知或其他由肠脑介导的行为?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人类是否存在类似的机制以及环境或遗传因素如何调节这一感觉系统。
专家见解
未参与该研究的胃肠病学家莎拉·汤普森博士评论道:“这项工作完美地展示了我们的肠道微生物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复杂对话。它改变了我们对食欲调节的看法——从以大脑为中心转变为更加综合的脑-肠-微生物视角。”
患者案例
萨拉,一位38岁的女性,尽管进行了饮食和锻炼,但仍难以管理体重,她可能会受益于关于她的肠道神经生物感觉的新兴知识。了解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调节她的饥饿和饱腹感信号,可以指导未来的个性化干预措施,可能使用益生菌或靶向疗法优化她的肠脑信号传导,改善食欲控制。
结论
在肠道中发现“神经生物感觉”标志着感官科学和代谢研究的重大进展。它体现了宿主与微生物在调节进食行为方面的亲密对话,对解决肥胖和代谢疾病具有潜在影响。
随着研究的展开,将这一感觉轴整合到临床实践中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处理食欲障碍的方式,并利用微生物组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 Liu WW, Reicher N, Alway E, 等. 肠道对微生物模式的感觉调节进食. 自然.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301-7
2. Cani PD. 肠道微生物群与肥胖:来自微生物组的教训. 简要功能基因组学. 2013;12(4):381-387. doi:10.1093/bfgp/elt016
3. Yadav H, Lee JH.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作为调节代谢健康的钥匙. 内分泌趋势. 2019;30(3):196-205. doi:10.1016/j.tem.2018.12.006
4. Carbone F, La Rocca C, Matarese G. 肥胖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进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学杂志. 2015;194(10):4546-4553. doi:10.4049/jimmunol.14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