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炎症和血糖控制:高强度运动在早晨还是下午更好?

2型糖尿病炎症和血糖控制:高强度运动在早晨还是下午更好?

研究背景和疾病负担

2型糖尿病 (T2DM) 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特征是慢性高血糖和相关代谢失调,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肾衰竭和神经病变的风险。有效的血糖控制对于减少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运动是非药物干预优化葡萄糖代谢的核心,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 因其强大的代谢效应和时间效率而受到关注。然而,个体间运动反应的差异性和关于昼夜节律的新见解使运动建议复杂化。

昼夜系统调节每日生理波动,包括激素分泌、葡萄糖耐受性和炎症状态。皮质醇是一种具有明显早晨峰值的糖皮质激素,影响糖异生和免疫功能。炎症标志物如 C-反应蛋白 (CRP) 也表现出昼夜变化,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了解运动时间如何与这些昼夜变化相互作用,可以改善 T2DM 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此外,规律的餐时可能调节血糖变异性,这是与不良结果相关的血糖控制的重要维度。

这一背景框架了 Keller 等人最近的一项交叉试验,该试验调查了运动时间对 T2DM 和非 T2DM 个体的血糖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使用连续血糖监测和控制饮食干预。

研究设计

这项随机交叉研究包括 48 名参与者:24 名临床诊断为 T2DM 的患者(12 名男性,12 名女性)和 24 名匹配的无糖尿病对照组(12 名男性,12 名女性)。参与者进行了两次监督下的高强度间歇运动 (HIIT),分别安排在上午 09:00 和下午 16:00 进行,间隔至少 7 天以最小化残留效应。

标准化餐食在每次运动前、当天和次日提供,以控制饮食对血糖测量的影响。连续血糖监测 (CGM) 捕获 24 小时血糖谱图,以评估主要结局指标——血糖控制。血糖变异性通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 量化。还测量了炎症和应激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 (CRP)、NT-proBNP(一种与心脏应激相关标志物)和皮质醇——以了解与运动时间和代谢状态相关的系统性反应。

关键发现

该研究揭示了强调 T2DM 中葡萄糖代谢和炎症的昼夜调节的细微发现:

24 小时血糖水平: 在整个队列中,上午和下午 HIIT 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运动时间对每日综合血糖暴露没有明显影响。

运动后血糖波动: 在 T2DM 参与者中,运动后立即两小时内血糖升高(男性和女性均显著),而下午运动对运动后血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 T2DM 在早晨 HIIT 后急性血糖调节受损。

血糖变异性: 控制的 3 天餐食干预显著减少了 T2DM 男性和女性的 MAGE,强调了规律、标准化饮食模式对血糖波动的有益影响。未观察到非糖尿病个体有类似改善。

皮质醇模式: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参与者在早晨的皮质醇水平高于下午,符合已知的昼夜节律。早晨皮质醇升高可能在早晨增加葡萄糖生成和胰岛素抵抗。

炎症标志物: 在 T2DM 中,早晨 CRP 和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下午,表明早晨存在促炎和心血管应激状态。这与下午相对较低的炎症形成对比。

综上所述,这些数据表明,早晨 HIIT 可能会急性增加 T2DM 的血糖和炎症应激,而下午运动避免了这些峰值,可能更好地支持血糖调节。

专家评论

Keller 等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昼夜生物学对 T2DM 运动效果有重要影响。早晨皮质醇和炎症升高可能损害早晨运动后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这与广泛文献一致,这些文献确定了皮质醇的分解代谢效应和 CRP 作为胰岛素抵抗的介质。

尽管 24 小时血糖谱未受运动时间影响,但早晨活动观察到的运动后高血糖如果长期持续,可能会促进不良代谢应激。研究的交叉设计和控制饮食加强了因果推断,尽管样本量有限和干预期短可能限制了普遍性。

研究结果补充了新兴指南,建议个性化运动处方,可能更倾向于下午或傍晚的运动,以获得最佳代谢效益。此外,规律餐时对减少血糖变异性的好处表明需要结合生活方式策略。

未来的研究应探讨将昼夜激素、免疫激活和骨骼肌葡萄糖摄取与不同运动时间联系起来的机制途径。此外,探索是否可以通过药理学手段调节早晨皮质醇来增强早晨运动的效果是一个有前景的方向。

结论

本研究强调了考虑一天中的时间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高强度运动的重要性。下午 HIIT 似乎优于早晨运动,能够防止运动后高血糖和炎症升高,这些现象是由皮质醇和炎症标志物的昼夜波动驱动的。结合规律餐时的膳食策略进一步减少血糖变异性,增强血糖管理。

临床医生在建议 T2DM 患者的运动时间时应纳入昼夜生物学原则。这些发现强调了整合方法的重要性,即将运动处方与激素节律和膳食控制相结合,以最大化治疗效益。正在进行的研究将进一步阐明运动代谢的昼夜生物学,并指导糖尿病管理中的精准医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Keller MJ, Brady AJ, Smith JAB, et al.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blood glucose are higher after morning vs afternoon exercise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ologia. 2025 Sep;68(9):2023-2035. doi: 10.1007/s00125-025-06477-5. Epub 2025 Jun 28.

2. Van Cauter E, Polonsky KS, Scheen AJ. Roles of circadian rhythmicity and sleep in human glucose regulation. Endocr Rev. 1997 Jun;18(5):716-38.

3. Kirschbaum C, Kudielka BM, Gaab J, et al. Impact of gender, menstrual cycle phase, and oral contraceptives on the activity of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 Psychosom Med. 1999 Jul-Aug;61(2):154-62.

4. Benedict C, Brooks SJ, Fatoni A, et al.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healthy individuals. Stress. 2019;22(2):145-151.

5. Solomon TPJ, Haus JM, Marchetti CM, et al. Detraining-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occurs with reductions in skeletal muscle GLUT4 and glycemic control: role of exercise timing and intensit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99(11):E2445–E2452.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