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淋巴结外侵袭(ENE)是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键预后因素,并指导辅助治疗决策。
- 本研究将ENE分为小范围(≤2 mm)和大范围(>2 mm),并评估相应的辅助化放疗获益。
- 辅助化疗显著改善大范围ENE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对小范围ENE患者无明显获益。
- 研究结果提示需要重新考虑治疗指南,并根据ENE范围个性化辅助治疗。
研究背景与疾病负担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其特征是具有侵袭性的肿瘤生物学特性和在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时预后较差。淋巴结外侵袭(ENE)是指癌细胞突破淋巴结囊侵犯邻近组织,被公认为是一个不良的预后标志,与较高的复发率和较低的生存率相关。目前的治疗指南建议对有阳性淋巴结和ENE的患者进行辅助化放疗。然而,ENE的程度不同,小范围(≤2 mm)和大范围(>2 mm)ENE之间的区别尚未明确纳入治疗决策。临床问题在于所有ENE患者是否都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或者治疗应根据淋巴结外侵袭范围进行个体化。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分析了2005年至2018年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四家大型头颈部手术中心接受手术切除的755名OSCC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经病理确认有淋巴结转移。存档组织标本重新评估以重新分期ENE范围为小范围(≤2 mm)或大范围(>2 mm)。患者根据标准护理指南接受辅助放疗或化放疗。评估的结局包括局部区域控制(LRC)、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分析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包括倾向评分匹配以调整混杂变量。
主要发现
在755名患者(平均年龄61.7岁;36%为女性)中,126名(17%)有小范围ENE,243名(32%)有大范围ENE。39.7%的小范围ENE患者和47.8%的大范围ENE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多变量分析显示,在小范围ENE亚组中,化疗并未显著改善LRC(HR 1.07;95% CI,0.49–2.32)、DFS(HR 0.96;95% CI,0.56–1.66)或OS(HR 0.97;95% CI,0.55–1.73)。相反,接受化疗的大范围ENE患者在DFS(HR 0.58;95% CI,0.41–0.81)和OS(HR 0.61;95% CI,0.38–0.98)方面有显著改善,尽管LRC没有显著差异。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证实了这些发现:对于小范围ENE,化疗并未显著影响LRC(71% vs 75%)、DFS(56% vs 56%)或OS(57% vs 57%)。对于大范围ENE患者,化疗显著改善了DFS(33% vs 11%;差异,22%)和OS(41% vs 15%;差异,26%),而对LRC没有显著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辅助化疗的生存获益集中在大范围淋巴结外侵袭的患者中,而小范围ENE患者获益较小,提示存在潜在的过度治疗风险。
专家评论
Manojlovic-Kolarski等人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以优化OSCC的辅助治疗方案。现有指南建议所有ENE患者常规进行辅助化放疗,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以避免在小范围ENE病例中不必要的化疗相关毒性。这些发现符合生物学合理性,因为大范围ENE可能反映更高的肿瘤负荷和更具侵袭性的疾病,需要强化治疗。然而,研究的局限性如回顾性设计和残余混杂因素不可忽视。在改变临床实践之前,前瞻性验证将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整合分子标志物和影像学方法可以进一步个性化治疗。
结论
这项大型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辅助化疗在大范围淋巴结外侵袭的OSCC患者中提供生存优势,而在小范围ENE患者中则不然。研究结果支持根据ENE范围进行分层的辅助治疗方案,促进更个性化的、潜在毒性更小的治疗方案。继续进行研究和前瞻性试验是必要的,以巩固这些发现并优化OSCC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