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Ecnoglutide是一种新型cAMP偏向性GLP-1受体激动剂,在无糖尿病的中国超重和肥胖成年人中实现了剂量依赖性的显著体重减轻。
- 在40周时,各剂量组的平均体重减少范围为9.1%至13.2%,显著超过安慰剂组。
- 高比例(77%–87%)的参与者达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5%体重减轻,且主要涉及轻度至中度胃肠道不良事件,耐受性良好。
- 本试验强调了偏向性GLP-1受体激动剂在伴有肥胖相关合并症的人群中体重管理的治疗潜力。
背景
全球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对心血管、代谢和肌肉骨骼疾病有重要影响。针对体重减少的药物干预是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在合并症患者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s)已证明通过抑制食欲和延缓胃排空来诱导体重减轻的有效性。Ecnoglutide是一种新型的环磷酸腺苷(cAMP)偏向性GLP-1受体激动剂,旨在优先激活有益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可能优化疗效和安全性。这项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了每周一次皮下注射ecnoglutide在中国无1型或2型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成人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确定其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研究设计与人群
这项关键的III期试验在中国36个医疗中心进行,招募了18至75岁的成人,BMI≥28 kg/m²,或BMI≥24 kg/m²并伴有至少一种与体重相关的合并症,如糖尿病前期、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性脂肪肝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关节疼痛。排除了糖尿病患者以隔离体重管理效果。随机分组(3:3:3:1:1:1)将664名参与者分配到每周一次接受1.2 mg、1.8 mg或2.4 mg的ecnoglutide或匹配的安慰剂组,按BMI类别分层。全分析集包括所有接受至少一剂治疗并按分配组分析的随机参与者。主要疗效终点是在40周时体重百分比变化和达到至少5%体重减轻的比例,使用治疗政策估计量进行评估。
疗效结果
在第40周,与安慰剂相比,ecnoglutide显示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体重减轻。体重百分比变化的最小二乘均值分别为1.2 mg组-9.1%(标准误0.8),1.8 mg组-10.9%(0.9),2.4 mg组-13.2%(0.8),而安慰剂组仅为0.1%(0.8)。与安慰剂相比的估计治疗差异在各剂量组中分别为-9.2%至-13.3%(均p<0.0001)。此外,达到≥5%体重减轻的比例分别为77%、84%和87%,而安慰剂组为16%,绝对差异分别为60%、68%和70%(均p<0.0001)。这些结果表明,在非糖尿病超重/肥胖人群中,ecnoglutide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且持续的体重减轻。
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接受ecnoglutide治疗的参与者中,93%发生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而安慰剂组为84%。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轻度至中度的胃肠道事件,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这与已知的GLP-1 RA类药物的效果一致。重要的是,因不良事件而停药的情况很少(n=10)。未出现意外的安全信号,支持其在慢性体重管理治疗中的良好耐受性。
比较与转化背景
Ecnoglutide的减重幅度与已建立的GLP-1 RAs如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相当。Ecnoglutide的cAMP偏向激动作用可能通过选择性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改善治疗指数,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并增强疗效,尽管机制研究仍有待进一步验证。该试验聚焦于中国人群,填补了种族多样化数据的关键空白,鉴于种族差异在肥胖相关风险和药效学方面的差异,这一点至关重要。此外,参与者常见肥胖相关合并症,突显了其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转化相关性。
专家评论
这项稳健的多中心III期试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ecnoglutide作为无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成人体重管理的强效且耐受性良好的药物选择。高比例的参与者实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有望减少代谢和心血管风险,符合当前肥胖治疗指南推荐的GLP-1 RAs。剂量反应效应和安全性允许个体化治疗优化。与其他GLP-1 RAs一样,胃肠道耐受性仍然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但轻度至中度的严重程度和低停药率表明安全性可管理。未来关于长期代谢结果和心血管益处的数据将进一步明确其角色。新型偏向信号机制提出了创新的治疗方向,可能改善靶向受体激活并减少脱靶效应,值得在机制研究和头对头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尽管该试验具有严谨的设计、大样本量和按BMI分层等优势,但限制包括仅限于中国成人,限制了对其他种族的推广。排除糖尿病患者留下了这一高危亚组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此外,超过40周的长期安全性和体重减轻维持情况需要进一步阐明。正在进行的上市后监测和真实世界研究对于捕捉更广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至关重要。
结论
Ecnoglutide,一种新型cAMP偏向性GLP-1受体激动剂,在无糖尿病的中国超重和肥胖成人中实现了显著、剂量依赖性和持续的体重减轻,且主要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这些发现支持其作为体重管理中新兴的有前景的药物治疗剂,应对全球肥胖流行及其合并症负担。未来的研究应确认其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探索长期结果,并阐明机制以提高临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