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仍然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贫血常并发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做出关于红细胞(RBC)输血的决策。MINT试验(心肌缺血与输血),涉及3,504名心肌梗死且血红蛋白水平≤10 g/dL的患者,比较了宽松(维持血红蛋白≥10 g/dL)与限制性(维持血红蛋白≥8 g/dL)RBC输血策略。初步结果表明,宽松输血降低了30天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的复合风险。然而,输血策略对在住院期间接受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特定影响尚不清楚。这项亚组分析旨在解决这一临床不确定性,为这一高危人群的输血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研究设计
本项MINT试验的事前事后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在随机分组前但住院期间接受了血运重建(n=1,002)或未接受(n=2,442)进行分层。参与者有急性心肌梗死并伴有贫血(血红蛋白≤10 g/dL)。他们被随机分配至宽松输血(维持血红蛋白≥10 g/dL)或限制性输血(维持血红蛋白≥8 g/dL)。主要终点是30天全因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30天全因死亡、单独的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非计划血运重建或因缺血性心脏诊断再入院、心力衰竭和心脏死亡的复合终点。多变量log-binomial回归评估了输血策略对结局的相对风险(RR),纳入交互项以评估血运重建状态是否改变了治疗效果。
关键发现
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通常较年轻,女性更多,合并症较少。对主要结局的检查显示,血运重建状态与输血策略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宽松与限制性输血对30天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影响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心脏死亡是一个重要的例外。限制性输血与未接受血运重建患者30天心脏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相关(RR 2.45;95% CI 1.58–3.81),而在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中,心脏死亡的风险在输血策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RR 0.97;95% CI 0.59–1.60)。心脏死亡的交互项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6),提示血运重建状态改变了输血策略与心脏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次要结局,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和复合缺血事件,按血运重建状态未显示显著的交互效应。
专家评论
这些结果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贫血患者的输血管理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大多数结局缺乏交互作用表明输血策略的效果在血运重建与否的情况下大致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未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在限制性输血下心脏死亡风险的增加可能反映了持续缺血、贫血引起的低氧或该亚组中合并症的更高患病率。
现有的临床指南倾向于在心血管患者中采用限制性输血阈值以避免输血相关并发症,但本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亚组,特别是那些保守治疗而未接受血运重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局限性包括亚组比较的观察性质和尽管进行了多变量调整但仍可能存在残余混杂因素。进一步针对未接受血运重建人群的确认性随机数据将是重要的。机制上,宽松输血可能改善心肌氧输送并减少缺血应激,尤其是在未接受机械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患者中。
结论
在这项MINT试验的事前分析中,血运重建并未显著改变宽松与限制性RBC输血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伴贫血患者30天死亡或心肌梗死复合结局的影响。然而,限制性输血与未接受血运重建患者心脏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这一发现需要进一步验证。临床医生在个体化输血策略时应仔细考虑血运重建状态。
参考文献
Rao SV, Brooks MM, D’Agostino HEA, Steg PG, Simon T, Aronow HD, Goldsweig AM, Malik S, Alsweiler C, Ho KKL, Dehghani P, Caixeta A, Quraishi AR, Robinson S, Traverse JH, Siddiqi O, Fergusson DA, Potter BJ, Schulman-Marcus J, Keating FK, Carson JL; MINT 试验研究者. 红细胞输血策略对接受血运重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MINT试验的事前分析。Circ Cardiovasc Interv. 2025年5月;18(5):e015249。doi: 10.1161/CIRCINTERVENTIONS.125.015249。Epub 2025年3月30日。PMID: 40159118;PMCID: PMC12092174。
ClinicalTrials.gov. 心肌缺血与输血(MINT)试验。NCT02981407。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298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