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最高尼古丁浓度(36 mg/mL)的尼古丁电子烟在尝试减少吸烟的吸烟者中适度改善血清脂质谱,显著增加HDL水平并降低LDL水平。
- 6个月后,电子烟使用者与香烟替代品组之间的肺功能指标或全身炎症标志物无显著差异。
- 该试验强调了在戒烟研究中进一步纳入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以更好地阐明电子烟的长期健康影响。
- 补充研究表明,电子烟作为减害工具具有潜力,尽管其心血管和肺部安全性仍处于积极调查之中。
背景
烟草吸烟仍然是全球心血管疾病(CVD)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虽然存在传统的戒烟辅助手段,但许多吸烟者难以戒掉烟草香烟。电子烟通过不燃烧的方式输送尼古丁,已作为潜在的减害工具出现。然而,与香烟替代品相比,电子烟对心血管风险因素、肺功能和更广泛健康结局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尤其是在具有纵向随访的随机对照环境中。
关键内容
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和人群
Dahal等人(2025年)在美国两家学术中心进行了一项严格的四臂平行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涉及520名年龄在21-65岁之间、每天至少吸10支烟且希望减少吸烟量的成年人。参与者被随机分配使用含有0、8或36 mg/mL尼古丁的电子烟或非气溶胶香烟替代品。主要终点集中在6个月内CVD风险标志物、肺功能和临床实验室参数的变化。
心血管疾病风险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尽管大多数指标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随机分配到最高尼古丁剂量(36 mg/mL)电子烟的受试者与香烟替代品相比,表现出统计学上显著的脂质谱改善,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增加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及胆固醇/HDL比值降低。这些发现经过混杂因素调整后仍然存在,表明这一亚组具有适度的心脏保护生化特征。
对肺功能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各组间的肺功能指数或通过验证问卷测量的肺部症状无显著差异。同样,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和其他全身炎症标志物保持不变,表明在6个月内,电子烟使用对肺功能没有可测量的好处或危害。
相关临床研究的补充证据
其他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证实了这些发现:电子烟有助于减少或戒断吸烟,对血压和内皮功能等心血管参数具有中立或适度的益处(例如,Caponnetto等人,2014年;George等人,2019年)。急性研究表明,通过电子烟吸入尼古丁会暂时升高心率和动脉压,类似于吸烟,但对血管氧化应激的影响可能小于烟草香烟。此外,慢性病患者(COPD、糖尿病、CAD)中的数据支持电子烟的可行性和潜在减害作用,尽管长期结局仍在评估中。
机制洞察和生理影响
尼古丁已知可以调节交感神经活动,急性增加心率和血压。然而,电子烟中缺乏燃烧相关的毒素,可能会减少与烟草香烟相比的炎症和氧化内皮损伤。本试验中的脂质变化可能反映了通过尼古丁替代减少烟草后的系统生理改善。
专家评论
这项严格控制的试验通过分层尼古丁剂量效应并包含安慰剂对照组,重要地推进了理解——这是电子烟研究中经常缺乏的方法学优势。高尼古丁电子烟观察到的脂质谱改善突显了潜在的心血管益处,但肺功能未见变化则需要谨慎解读。该研究强调了评估减害工具的复杂性,其中部分吸烟替代和双重使用很常见。
当前的临床指南,如美国心脏协会和英国公共卫生部门的指南,谨慎地支持电子烟作为无法戒烟者的替代选择,但建议持续监测心血管安全性。本研究中6个月内系统性炎症和肺功能没有不良变化的结果令人放心,但也强调了需要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试验,并纳入临床心血管事件终点。
局限性包括相对较短的观察期、潜在的补偿性吸烟行为以及研究人群仅限于有兴趣减少吸烟而非完全戒烟的吸烟者。多样化的电子烟设备和液体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推广结果。
结论
这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证据显示,高尼古丁浓度的电子烟在尝试减少吸烟时适度改善血脂心血管风险标志物,而不会对肺功能或系统性炎症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发现支持了尼古丁电子烟可能在减少香烟相关心血管危害方面发挥作用的假设。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整合心血管生物标志物评估,延长随访时间,并探索机制途径,以明确与电子烟使用相关的长期心血管和呼吸健康结局。这将为临床指导和烟草减害策略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 Dahal S, Yingst J, Wang X, et al. Chang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lung function and other clinical health outcomes when people who smoke use e-cigarettes to reduce cigarette smok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from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BMJ Open. 2025;15(6):e098005. doi:10.1136/bmjopen-2024-098005. PMID: 40533223.
- Caponnetto P, Campagna D, Cibella F, et al.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ECLAT) as tobacco cigarettes substitute: a prospective 12-month randomized control design study. PLoS One. 2014;9(6):e99312.
- George J, Hussain M, Vadiveloo T, 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Switching From Tobacco Cigarettes to Electronic Cigarettes. J Am Coll Cardiol. 2019;74(25):3112-3120. doi:10.1016/j.jacc.2019.09.067.
- Glantz SA, Bareham DW. E-Cigarettes: Use, Effects on Smoking, Risk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nnu Rev Public Health. 2018;39:21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