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中的微塑料:无法忽视的隐形威胁

我们的大脑中的微塑料:无法忽视的隐形威胁

引言

每天,无数的塑料产品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从包装到个人护理用品。尽管塑料无疑改善了现代生活,但其隐秘地分解成被称为微塑料的微小颗粒已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微塑料不仅普遍存在于外部环境中,而且越来越多地在人体器官内积累,包括大脑。

本文深入探讨了最新的研究,揭示了微塑料如何侵入人脑、它们对神经功能的潜在影响以及迫切需要加强对它们健康影响的调查。

什么是微塑料?它们是如何进入我们体内的?

微塑料是指尺寸在1微米到5毫米之间的塑料碎片。这一术语由理查德·汤普森及其同事在2004年提出,当时他们在英国海岸发现了持续存在的小型塑料碎片。自1950年塑料产量从200万吨激增至2020年的4.5亿吨以来,微塑料已经渗透到空气、水、土壤和生物体中。

大多数微塑料源自大型塑料产品在环境中的降解或预先存在于化妆品和清洁产品中的微小颗粒。其他来源包括衣物脱落的合成纤维、车辆轮胎的磨损和油漆颗粒。

人类每天通过受污染的食物、饮料和空气摄入微塑料。研究表明,普通人每年可能摄入数万到数十万颗微塑料颗粒,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例如,使用微波炉加热塑料容器会释放颗粒到食物中,然后被吞咽。这些微小的塑料可以穿过生物屏障并积聚在身体组织中。

微塑料在人脑中的积累:证据

新墨西哥大学的马修·J·坎彭领导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4年研究发现,2016年至2024年间收集的人脑组织样本中微塑料浓度逐渐增加。令人惊讶的是,在此期间,人脑中的微塑料水平增加了约50%。更令人担忧的是,人脑样本中的微塑料浓度比肝脏或肾脏样本高约30倍,表明微塑料倾向于在神经组织中积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的补充发现显示,通过实时观察,微塑料颗粒可以在小鼠大脑中移动。他们使用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微珠在饮用水中追踪这些颗粒,发现它们被免疫细胞吞噬并迁移到大脑血管中,阻塞大脑皮层的小毛细血管。这些阻塞类似于“交通堵塞”或“事故现场”,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并引发异常的神经行为。

行为测试显示,接触微塑料的小鼠空间记忆显著受损,运动协调能力下降,耐力减少,甚至体重减轻,这可能是由于运动和进食行为的改变。

尽管直接等效性在人类中尚未确定,但这些动物实验提出了关于微塑料在人脑中积累的潜在认知和神经影响的紧迫问题。

无处不在的微塑料:全球环境存在

微塑料污染非常普遍,从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到海洋深处都有检测到。科学家们在北极和南极的冰川、山雪、河流、雨水、土壤和城市空气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甚至像海鲜、食盐、饮用水和啤酒这样的消费品也含有可测量的微塑料颗粒。

持续且日益增长的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

| 来源 | 描述 |
|————————–|————————————–|
| 个人护理产品 | 去角质剂和化妆品中的微珠 |
| 合成纺织品 | 衣物脱落的微纤维 |
| 轮胎磨损 | 车辆轮胎释放的颗粒 |
| 塑料包装 | 瓶子和容器的分解 |
| 涂料和涂层 | 脱落的微粒 |

尽管有回收努力,但2019年全球只有约9%的塑料废物被回收;其余部分最终进入了垃圾填埋场、焚化炉或环境中——在那里塑料分解成微塑料。

健康影响:我们知道什么?

自从2019年在人类粪便中发现微塑料以来,证据表明这些颗粒已渗透到人体组织中。研究人员已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器官以及体液中检测到微塑料。

除了存在本身,研究还表明微塑料暴露有几种令人担忧的健康影响:

神经功能障碍: 动物研究表明,微塑料在大脑中积累会导致记忆力和运动技能下降。
炎症和免疫紊乱: 微塑料可以引发炎症反应并改变免疫细胞功能。
肠道微生物失衡: 摄入微塑料和纳米塑料会影响有益的肠道细菌,促进病原菌的生长并扰乱代谢过程,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和屏障功能受损。
心血管风险: 一项重要的临床研究发现,约60%的心脏手术患者主动脉中积累了微塑料,与三年内不良心血管结局的风险高出4.5倍相关。

新兴研究还表明,微塑料可能与癌症、肾病、生育问题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尽管因果关系尚未得到明确证实。

纳米塑料——尺寸小于1微米的塑料碎片——因其能够穿透细胞而引发额外的担忧,可能逃避自然清除机制。

挑战与未来方向

由于伦理和技术限制,研究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效应具有挑战性。目前的见解主要依赖于动物模型和类器官培养,这些模型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但不能完全复制人类生理复杂性。

先进的成像和追踪技术,如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现在可以实现在生物系统中实时追踪微塑料,揭示其生物分布和细胞相互作用。

专家强调扩大研究资金和跨学科合作的紧迫性,以更好地理解微塑料的毒代动力学和长期健康后果。

日常生活:想象约翰的故事

约翰是一位45岁的办公室职员,他经常用塑料容器加热午餐,并在繁忙的城市中通勤,呼吸着受微塑料污染的空气。他不知道,微小的塑料颗粒每天悄悄进入他的消化道和血液,最终穿过进入他的脑组织。

多年后,这种积累可能会逐渐损害他的记忆和协调能力,突显了提高意识和日常习惯中采取更安全替代方案的必要性。

实用建议

虽然科学研究仍在继续,但个人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来减少微塑料暴露:

– 使用玻璃或陶瓷容器加热和储存食物,而不是塑料。
– 减少加工和包装食品的消费。
– 尽量选择天然纤维的衣物,而不是合成纺织品。
– 支持促进塑料减量和改进废物管理的政策和倡议。

结论

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微塑料在人脑组织中的渗透,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关于因果关系的确切结论尚待确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呼吁紧急进行研究和公共卫生措施,以应对这一新兴污染物。

随着微塑料污染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增长,了解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提高意识、科学严谨性和预防行动可以帮助保护当前和未来几代人的神经和整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r8243#sec-3

[2] Thompson, R.C., et al. (2004) Lost at Sea: Where Is All the Plastic? Science, 304(5672), 838.

[3] Our World in Data, Plastic Pollution.

[4] https://chn.oversea.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HJKZ202308050&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23&uniplatform=NZKPT

[5]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04896971933323

[10] Koelmans, A.A., et al. (2021) Risks of Microplastic Exposure to Humans: Perspectives on Exposure and Toxicology. Environ. Sci. Technol.

[11] Schwabl, P., et al. (2019) 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Human Stool.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 Campen, M.J., et al. (2024) Tissue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Nature Medicine.

[16] Xu, M., et al. (2023) Effects of Micro/Nanoplastics on Gut Microbiota an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7] NEJM (2024) Microplastics in Human Cardiovascular Tissue and Associated Risks.

[18] 宁夏医科大学 (2024) 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

为了全面了解微塑料暴露及其健康影响,读者被鼓励查阅这些权威资料。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