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后多剂量昂丹司琼:减少儿童胃肠炎严重程度

急诊后多剂量昂丹司琼:减少儿童胃肠炎严重程度

亮点

  • 儿科急诊出院后使用多剂量昂丹司琼可降低伴有呕吐的儿童发生中度至重度胃肠炎的风险。
  • 出院后48小时内,昂丹司琼组的总呕吐次数低于安慰剂组。
  • 未观察到非计划性医疗就诊、静脉输液使用或不良事件有显著差异。

临床背景和疾病负担

急性胃肠炎仍然是全球儿童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门诊和急诊环境都有显著影响。呕吐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症状,常导致脱水、增加医疗就诊次数和家长焦虑。昂丹司琼是一种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在急诊科(ED)广泛用于控制呕吐并促进口服补液。尽管其单剂量疗效已得到证实,但出院后继续给药的效果仍不确定,尽管在北美地区常见做法是在家中使用昂丹司琼。

研究方法

这项多中心、双盲、随机优效性试验在加拿大六家儿科急诊科进行。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是年龄在6个月至不足18岁的急性胃肠炎相关呕吐儿童。入组后,护理人员收到六剂口服昂丹司琼或匹配的安慰剂,用于出院后48小时内持续呕吐时按需使用。主要结局是在入组后7天内中度至重度胃肠炎的发生率,定义为改良Vesikari量表评分≥9分。次要结局包括呕吐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入组后48小时内的呕吐次数、非计划性医师就诊、静脉输液使用和不良事件。

关键发现

在1030名随机分配的儿童中,有893名(452名昂丹司琼组,441名安慰剂组)的数据可用。昂丹司琼组中有5.1%的儿童发生中度至重度胃肠炎,而安慰剂组为12.5%,绝对风险降低7.4个百分点(95% CI, −11.2至−3.7)。调整后的比值比(aOR)为0.50(95% CI, 0.40–0.60),表明风险显著减半。

虽然两组间经历呕吐的儿童比例和中位呕吐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但昂丹司琼组在入组后48小时内的总呕吐次数较低(调整后的率比,0.76;95% CI, 0.67–0.87)。然而,随访期间非计划性医疗就诊和静脉输液使用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相似。不良事件发生率基本相当(aOR, 0.99;95% CI, 0.61–1.61),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多剂量昂丹司琼的安全性。

结局 昂丹司琼 (%) 安慰剂 (%) 效应估计 (95% CI)
中度至重度胃肠炎 5.1 12.5 风险差:-7.4 (-11.2 至 -3.7)
任何呕吐(7天内) 无显著差异
呕吐次数(48小时) 率比:0.76 (0.67–0.87)
非计划性医疗就诊 无显著差异
不良事件 比值比:0.99 (0.61–1.61)

机制见解

昂丹司琼通过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中的血清素(5-HT3)受体,从而减少由病毒性胃肠炎引发的呕吐反应。其在急性发作期间减少呕吐的疗效有助于口服补水,并可能解释本试验中观察到的疾病严重程度降低的原因。

争议和局限性

需要考虑几个局限性。该研究在加拿大三级儿科中心进行,可能限制了在不同医疗基础设施或患者群体中的推广。协议允许护理人员自行决定昂丹司琼的剂量,可能引入依从性的变异性。缺乏对后续医疗资源利用或静脉输液管理的显著影响表明,尽管症状严重程度有所减轻,但资源使用可能没有减少。未评估长期安全性和6个月以下婴儿的疗效。

结论

对于伴有呕吐的儿童胃肠炎患者,出院时开具多剂量昂丹司琼可显著降低急诊后一周内发生中度至重度疾病的风险。其使用不会增加不良事件或非计划性医疗资源利用,支持其作为家庭止吐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医生应权衡这些益处与个体风险因素和当地实践模式。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明确最佳给药方案并识别获益最大的亚组。

参考文献

1. Freedman SB, Williamson-Urquhart S, Plint AC, et al; Pediatric Emergency Research Canada Innovative Clinical Trials Study Group. Multidose Ondansetron after Emergency Visits in Children with Gastroenteritis. N Engl J Med. 2025 Jul 17;393(3):255-266. doi:10.1056/NEJMoa2503596. PMID: 40673584.
2. Carter B, Fedorowicz Z, Campbell H. Antiemetic treatment for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04;329(7457):1373-1377.
3.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AMA. 2018;319(21):2167-2168.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