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麦角硫因在人体中具有生物利用度,主要通过食用蘑菇摄入,显示出对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的潜在调节作用。
- 临床研究表明,麦角硫因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和硫醇氧化还原平衡来增强抗氧化防御,但其抗炎作用不一致。
- 目前关于其在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中的作用证据表明,抗氧化益处有限,对炎症影响不大,这提示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 支持其抗衰老作用的数据仍处于初步阶段,需要纵向和机制性临床研究以确定其治疗相关性。
背景
麦角硫因 (ET) 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含硫氨基酸衍生物,以其独特的抗氧化性能而著称。主要存在于膳食蘑菇如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和香菇 (Lentinus edodes) 中,麦角硫因因其在减轻氧化应激、延缓衰老过程和提高运动表现方面的潜在作用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鉴于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肌肉减少症和与衰老相关的代谢功能下降日益严重,麦角硫因作为旨在改善健康寿命和身体功能的临床应用的候选物质具有巨大潜力。尽管有令人鼓舞的临床前数据,但其临床疗效、生物利用度和机制的明确性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前沿,需要仔细综合新兴研究。
关键内容
临床证据的时间发展
2011-2013 年左右的开创性研究开始解决有关麦角硫因生物利用度和功能影响的基本问题。Lee 等人(2012)进行的一项随机交叉试验研究了通过双孢蘑菇粉给药的麦角硫因在健康男性中的生物利用度和急性效应。该研究证明,麦角硫因被吸收并餐后进入红细胞,确认了其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度。虽然通过 ORAC(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测量的抗氧化能力在食用蘑菇后意外下降,但血浆甘油三酯水平表现出减弱的趋势,这表明麦角硫因可能对餐后血脂有调节作用。
不久之后,一项专注于香菇提取物(富含麦角硫因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临床试验评估了其在长时间离心运动后的抗氧化和抗炎效应。这项涉及健康男性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显示,虽然香菇提取物增加了 NO 浓度并改善了硫醇氧化还原状态——这是细胞抗氧化防御的标志——但除抗炎细胞因子 IL-10 升高外,运动引起的炎症标志物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麦角硫因的主要贡献可能是通过调节氧化还原生化途径而不是直接抑制系统性炎症。
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研究建立了基础理解,即来自天然蘑菇来源的麦角硫因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系统循环,并被结合到红细胞中。餐后观察到的红细胞摄取表明其生物利用度不仅限于短暂的血浆存在。这种分布与麦角硫因通过在包括骨骼肌、肝脏和肾脏在内的各种组织中表达的 OCTN1(SLC22A4)转运蛋白运输一致,这可能有助于在易受氧化损伤的部位实现靶向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和抗炎效应:临床研究的见解
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描述了麦角硫因作为抗氧化防御的强效调节剂,增强了硫醇氧化还原平衡和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这两者对于维持血管功能和细胞稳态至关重要。硫醇氧化还原状态反映了谷胱甘肽及相关分子,它们直接清除活性氧并通过减少氧化修饰维持蛋白质功能。NO 水平的增加有助于血管扩张,并可能在运动期间改善肌肉灌注。
然而,关于炎症标志物的证据较为复杂。虽然在补充香菇提取物后 IL-10 水平升高,但 IL-6、IL-1β 和 TNF-α 等促炎细胞因子在运动后未显著改变,这表明 ET 的影响更多是抗氧化而非广泛的抗炎。这一区别与机制研究表明麦角硫因主要保护生物分子免受氧化损伤而非广泛调节细胞因子相一致。
麦角硫因在运动表现和肌肉恢复中的作用
离心收缩引起的运动诱导的肌肉损伤会产生氧化应激,导致肌肉疲劳、炎症和恢复延迟。麦角硫因在减轻氧化损伤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的候选补充剂。
香菇提取物研究显示氧化标志物有所调节,但肌酸激酶和白细胞计数等反映肌肉损伤和炎症反应的指标在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发现表明,麦角硫因的抗氧化益处并未转化为明显的全身抗炎效应或立即改善肌肉损伤标志物,但通过 NO 介导的血管舒张和氧化还原平衡的改善可能仍会在一段时间内对肌肉功能和恢复产生微妙的影响。
潜在的抗衰老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生物学衰老和年龄相关功能下降的核心。麦角硫因凭借其抗氧化特性和细胞分布,可能有助于减缓衰老相关过程。支持这一点的是,增强的硫醇氧化还原状态表明细胞韧性得到改善。然而,直接证明真正抗衰老效应的临床证据仍然很少。
目前的人体试验提供了初步数据,支持其生物化学合理性,但尚未扩展到纵向终点或经临床验证的衰老生物标志物,如端粒长度、衰老标志物或功能下降指标。因此,需要严格的长期临床试验来确认抗衰老功效。
专家评论
麦角硫因的独特化学结构赋予其稳定性以及不同于经典抗氧化剂的催化抗氧化潜力。其在易受氧化损伤的组织中优先积累并通过专门载体运输,使其成为靶向和高效的抗氧化系统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的临床研究受到样本量小、干预时间短以及依赖替代生物标志物而非硬性临床终点的限制。观察到的抗氧化调节与最小的抗炎变化之间的二分法表明其具有特定而非广谱的效果特征。
此外,食用蘑菇后 ORAC 能力的暂时降低暗示了复杂的生化相互作用,可能反映了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物种的动态平衡。餐后甘油三酯的减弱表明其潜在的代谢益处值得深入探索,特别是在心血管代谢疾病背景下。
指南机构尚未因证据不足而认可麦角硫因用于常规临床使用。然而,其良好的安全性、天然膳食来源和机制上的合理性支持进一步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特别是研究其与其他营养补充剂的协同作用以及在老年人群或运动员中的效果。
结论
麦角硫因作为一种临床生物利用度高的抗氧化营养素,在氧化还原稳态、潜在的脂质代谢调节和运动相关的氧化应激方面具有前景。尽管早期临床试验证实了其生物利用度和部分抗氧化效应,但其抗炎和抗衰老应用需要更严格的证据。未来的研究应优先考虑具有功能和临床终点的纵向研究,阐明基于机制的生物标志物,并评估麦角硫因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包括老年人和患有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患者。战略性地利用麦角硫因可以推进延长健康寿命和提高运动表现的营养和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Lee BC, Kaya A, Ma T, Yin Z, Lincoln J, Zhang L, et al. 麦角硫因从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中的生物利用度及其对抗氧化能力和炎症标志物的急性影响。Prev Med. 2012 May;54 Suppl:S75-8. doi: 10.1016/j.ypmed.2011.12.028. PMID: 22230474
- Domínguez-Aguilar E, Ortega JA, Christmas B, Vielma F, Forero DA, Orellana-Paucar AM, et al. 香菇 (Lentinus edodes) 提取物对长时间离心运动后抗氧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 Physiol Pharmacol. 2013 Apr;64(2):249-54. PMID: 237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