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最新研究进展:临床应用、机制及治疗潜力

亮点

  • 黄芪 (AM) 在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并发症和化疗引起的毒性方面表现出广泛的治疗效果。
  • 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AM 的免疫调节作用,表现为促炎细胞因子减少和细胞免疫标志物改善。
  • AM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阻滞剂或其他西药联合使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是在糖尿病肾病和膜性肾病中。
  • 网络药理学和机制研究表明,AM 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涉及炎症调节、纤维化减轻、氧化应激减少和促进血管生成。

背景

黄芪 (huang qi) 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免疫调节、抗氧化和器官保护特性而被广泛使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 (DKD)、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HFrEF)、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 和化疗引起的毒性仍然是全球性的临床挑战。传统疗法往往产生不完全的反应或显著的不良反应。因此,探索包括黄芪在内的辅助草药干预措施,提供了增强疗效和安全性的有希望的方向。

主要内容

时间发展和临床证据

最近的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2021-2024年)积累了支持黄芪在多个疾病领域的证据。

糖尿病肾病和肾病:
– 涉及数千名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黄芪与 RAAS 阻滞剂或中药如山药等联合使用,可显著减少蛋白尿、血清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 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提高总有效率(《肾功能衰竭》2024;《替代疗法与健康医学》2023)。
– 动物研究证实黄芪能够减轻肾纤维化、炎症细胞因子(如 TGF-β1、CTGF)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提示在 DKD 中调节 HIF、VEGF 和 TNF 信号通路(《植物医学》2024)。
– 网络药理学鉴定出 17 种活性化合物,针对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涉及 microRNA 调节(《医学(巴尔的摩)》2022)。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HFrEF):
– 19 项随机对照试验 (RCTs) 涵盖 1,565 名患者,显示辅助黄芪治疗可改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并降低利钠肽水平,且无额外不良反应(《药理学前沿》2024)。
– 临床前研究证实黄芪具有抗纤维化和抗凋亡作用,并突出其对心肌梗死后免疫组织学动态的调节(《医学》2024)。

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
– 涉及超过 3,400 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表明,黄芪与免疫抑制或支持疗法联合使用显著提高缓解率和肾功能指标,优于单独的标准治疗(《医学(巴尔的摩)》2023;《药理学前沿》202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化疗引起的毒性:
– 含有黄芪的复方制剂,如启明颗粒,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通过多靶点机制(涉及血管和炎症途径)显示出疗效(《民族药理学杂志》2023)。
– 含有黄芪的传统方剂可减少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毒性,提高治疗耐受性和反应率(《民族药理学杂志》2024;《肿瘤学前沿》2021)。

免疫调节和机制见解

– 一项涵盖 1,094 名参与者的 19 项人类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黄芪显著抑制体液促炎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FN-γ),并增强细胞免疫标志物(如 CD3 和 CD4/CD8 比值),强调其双重免疫调节活性(《补充医学研究》2023)。
–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表明,黄芪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包括 JAK-STAT、VEGF、肿瘤坏死因子和趋化因子通路)减轻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涉及目标器官(《心脏肺部》2025;《民族药理学杂志》2021)。

联合疗法和协同潜力

– 黄芪与 RAAS 阻滞剂联合使用在 III 期糖尿病肾病中取得更优结果,包括减少蛋白尿、血清肌酐和改善血糖控制,优于单药治疗(《肾功能衰竭》2024)。
– 黄芪与免疫抑制疗法联合使用在 IMN 中提高缓解率,减少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医学(巴尔的摩)》2023)。
– 含有黄芪的复方制剂与其他中药(如川芎、茯苓、党参)联合使用,在慢性肺心病、神经毒性预防和心血管疾病中表现出累加效应,通过靶向炎症和氧化应激(《心脏肺部》2025;《民族药理学杂志》2024;《民族药理学杂志》2021)。

安全性和不良事件

– 多项 RCTs 和荟萃分析显示,黄芪辅助治疗并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表明其与传统治疗联合使用的安全性良好(《药理学前沿》2024;《肾功能衰竭》2024)。

专家评论

来自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和机制研究的汇聚证据强有力地支持了黄芪作为辅助治疗管理以炎症、氧化损伤和免疫失调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的临床潜力。其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增强细胞免疫,为其广泛的治疗应用提供了合理的生物学依据。

然而,研究设计、草药配方、剂量和研究质量的异质性需要谨慎解读。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临床试验缺乏双盲设计且样本量较小,强调需要大规模、设计良好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牢固确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黄芪与 RAAS 阻滞剂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尤其是在糖尿病肾病和膜性肾病中,协同放大了治疗效益。

机制见解强调了黄芪的多成分、多靶点参与,这是草药药物的特征,可能用于调节慢性疾病的复杂病理生理。microRNA 和关键信号通路的调节为个性化治疗和生物标志物指导的干预开辟了途径。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药代动力学研究以优化剂量,探索黄芪在新兴适应症如慢性肺心病和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中的应用,以及整合多组学方法以解析其整体效应。

结论

黄芪在支持其免疫调节、肾保护和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证据来自体外、动物和人体临床研究。其与传统药物的协同潜力在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心力衰竭和化疗引起的毒性中提高了治疗效果。

尽管黄芪的安全性和多模式机制令人鼓舞,但仍存在需要更多严格随机试验、草药制剂标准化和机制阐明的空白。黄芪的悠久使用传统结合现代研究成果,使其成为慢性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多模式管理策略中有价值的候选药物。

参考文献

  • Wang, J. et al. Treating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atic evaluation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Heart Lung 2025; PMID: 39378530 IF: 2.6 Q1 ).
  • Vargas-Sánchez, K. et al. Potential Effects of Bioactive Compound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Dialysis: Systematic Review (Nutrients 2024; PMID: 39770942 IF: 5.0 Q1 ).
  • Zhao, Y. et al. Efficacy of Astragalus combined with RAAS blockers for Stage III Diabetic Nephropathy (Ren Fail 2024; PMID: 38836372 IF: 3.0 Q1 ).
  • Smith, L. et al. Preclinical studies of herbal medicines i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 (Medicina 2024; PMID: 39064530 IF: 2.4 Q1 ).
  • Chen, Y. et al. Renal protec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stragalus (Phytomedicine 2024; PMID: 38733903 IF: 8.3 Q1 ).
  • Lin, R. et al. Prevention of oxaliplatin-induced neurotoxicity with traditional plant-based medicines (J Ethnopharmacol 2024; PMID: 38211824 IF: 5.4 Q1 ).
  • Li, S. et al.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on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HFrEF: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 Pharmacol 2024; PMID: 38283626 IF: 4.8 Q1 ).
  • Ma, H. et al. Astragalus and Chinese Yam combination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23; PMID: 37856796 ).
  • Wang, Q. et al.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ormula for moderate-high risk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edicine 2023; PMID: 36862887 IF: 1.4 Q2 ).
  • Zhang, W. et al.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study of Qiming granules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J Ethnopharmacol 2023; PMID: 36332761 IF: 5.4 Q1 ).
  • Li, J. et al.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Astragalu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mplement Med Res 2023; PMID: 37952511 IF: 0.8 Q4 ).
  • Yang, Z. et al. Advances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harmacotherapy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ncluding Astragalus applications (Front Pharmacol 2022; PMID: 35694252 IF: 4.8 Q1 ).
  • Guo, X. et al. Efficacy of Huangqi Injection in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Front Med 2022; PMID: 35547210 IF: 3.0 Q1 ).
  • Wang, X. et al.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of miRNA expression in AM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dicine 2022; PMID: 35119030 IF: 1.4 Q2 ).
  • Zhao, Y. et al. Zhilong Huoxue Tongyu capsule i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ith AM (J Ethnopharmacol 2021; PMID: 34044079 IF: 5.4 Q1 ).
  • Kaczmarczyk, M. et al. AM supplementation modulates immune response to strenuous exercise (J Int Soc Sports Nutr 2021; PMID: 34271953 IF: 3.9 Q1 ).
  • Liu, Y. et al. Herbal medicine interventions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toxicity including AM (Front Oncol 2021; PMID: 33869014 IF: 3.3 Q2 ).
  • Zhao, X. et al. Quality and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Fufang Xueshuantong Capsule including AM (J Ethnopharmacol 2021; PMID: 33068651 IF: 5.4 Q1 ).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