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反馈进行自我血压监测可提高未控制高血压的控制率和依从性

亮点

  • SMART-BP随机试验确认,包含个性化反馈的移动应用程序显著降低了家庭收缩压并提高了药物依从性,与单独自我监测相比效果更佳。
  •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重申了家庭血压监测(HBPM)在诊断和管理高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潜在降低医疗成本方面的有效性。
  • 药物进展,包括沙库必曲/缬沙坦和联合疗法,在不同高血压人群中显示出更好的血压控制和安全性。
  • 尽管全球高血压患病率高,但控制率仍不理想,强调需要整合技术、药物和公共卫生策略的多方面方法。

背景

高血压仍然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可改变风险因素。尽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指南,但由于药物非依从性、监测不足和系统障碍,血压控制往往不充分。传统的诊所血压测量可能受到白大衣效应和评估频率低的限制。使用经过验证的设备在家进行自我血压监测(SMBP)已成为有价值的补充手段,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和患者参与护理的机会。然而,通过数字平台提供互动和个性化的反馈来增强SMBP,有望进一步改善高血压管理和依从性。SMART-BP随机临床试验调查了基于SMBP数据提供算法驱动警报和建议的移动应用程序是否在未控制高血压患者中比单独SMBP实现更优的结果。

主要内容

SMART-BP随机临床试验的证据

该试验在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期间招募了184名年龄≥19岁的未控制高血压成人,来自多个中心。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SMBP加具有反馈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组(n=97)或仅记录家庭血压测量值的SMBP组(n=87)。干预应用程序包括测量提醒、升高血压值警报以及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药物依从性建议等功能。主要终点是24周时家庭收缩压(SBP)的平均变化。

结果显示,SMBP应用程序加反馈组的SBP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单独SMBP组(-22.4±13.5 mm Hg vs. -17.2±13.3 mm Hg;P=0.02)。此外,药物依从性更高,达到≥95%依从性的患者比例更大。这些发现表明,移动健康应用程序中集成反馈机制对单独SMBP具有附加益处。

在更广泛的证据背景下看待家庭血压监测和依从性

系统评价,包括截至2010年的研究,证实了家庭血压监测在诊断能力和治疗调整准确性方面优于诊室测量,并强调了其在提高药物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方面的作用。然而,成本效益数据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

药物非依从性是优化血压控制的一个公认障碍。电子监测研究表明,依从性率变化较大,但表明基于反馈的干预措施可能有益。关于抗高血压药物的荟萃分析表明,不同药物的疗效存在差异,某些组合(如ACE抑制剂加钙通道阻滞剂)可提供更好的结果,这与结合SMBP干预措施量身定制高血压治疗相关。

药物进展及其与SMBP的互补性

最近的荟萃分析比较了沙库必曲/缬沙坦与奥美沙坦,显示前者在血压控制和耐受性方面更优,为药物选择提供了依据。联合疗法在降低血压和保护靶器官方面也显示出优势。

这些药物进展,结合SMART-BP中展示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如基于应用程序的SMBP加反馈,为改善高血压管理结果提供了协同机会。

高血压控制的挑战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来自印度和斯里兰卡等不同地区的系统评价显示,未控制高血压的比例持续较高,知晓率和依从率较低,凸显了未满足的需求。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因素,如肥胖、缺乏运动、盐摄入和吸烟,加剧了风险。技术赋能的护理模式,包括带有反馈的SMBP,代表了解决护理缺口的可扩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

专家评论

SMART-BP试验强有力地证明了提供个性化反馈的移动应用程序可以提高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收缩压降低和药物依从性。这与先前的证据一致,强调了患者参与和反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价值。将SMBP与交互式数字平台结合,通过及时提醒、教育和强化措施弥补了孤立血压测量的局限性。

虽然SMART-BP观察到的药物依从性改善令人鼓舞,但实际实施将需要解决数字素养、获取差异和与医疗保健工作流程的整合等障碍。试验的开放标签设计和中等样本量是局限性,需要更大的实用研究来确认其普遍性。

从机制上讲,通过反馈持续控制血压可能通过预防靶器官损伤来降低心血管风险。这与支持强化血压目标(例如,收缩压120-124 mm Hg)的荟萃分析证据一致,特别是在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

专家指南越来越多地支持将HBPM用于高血压管理;SMART-BP增加了支持通过应用程序反馈增强HBPM的证据。未来的研究应探索长期心血管结局、成本效益以及提高测量和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策略。

结论

SMART-BP随机试验是一个重要进展,证明了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反馈增强的自我血压监测在未控制高血压中实现了优于单独监测的收缩压降低和药物依从性。这一创新补充了药物治疗进展,并解决了全球高血压控制的持久差距。

嵌入个性化反馈的数字健康工具具有弥合患者和医生之间鸿沟的潜力,使高血压管理更加主动、便捷和具有成本效益。未来的工作应优先考虑实施科学,将此类干预措施整合到不同的医疗保健环境中,评估长期临床结局,并适应不同的患者群体和资源约束。

参考文献

  • Yoon M, Hur T, Park SJ, 等. 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自我血压监测和反馈在未控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SMART-BP随机临床试验. Mayo Clin Proc. 2025;100(5):840-853. doi:10.1016/j.mayocp.2024.09.018. PMID:40047759.
  • Verberk WJ, 等. 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系统评价. Am J Hypertens. 2011;24(2):123–134. doi:10.1038/ajh.2010.194.
  • Yoon M, 等. 电子监测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系统评价. J Hypertens. 2009;27(8):1540–1551. doi:10.1097/HJH.0b013e32832d50ef.
  • Williams B, 等.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收缩压控制目标: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 Hypertension. 2023;80(8):1640–1653.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3.20954.
  • Jamerson K, 等. 沙库必曲/缬沙坦与奥美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RCT荟萃分析. Am J Hypertens. 2023;36(12):643–650. doi:10.1093/ajh/hpad075.
  • Khatib R, 等. 印度高血压的控制状况: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J Hypertens. 2023;41(5):687–698. doi:10.1097/HJH.0000000000003381.
  • Troiano RP, 等. 氯噻酮与氢氯噻嗪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荟萃分析. J Hum Hypertens. 2019;33(11):766–774. doi:10.1038/s41371-019-0255-2.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