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风暴来临前的时刻
当人们谈论中风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往往是戏剧性的:突然的瘫痪、面部下垂、言语不清。然而,许多幸存者在访谈和临床报告中回忆起,在这一明显的灾难发生之前,他们经历了一些微妙而奇怪的感觉。一种突然的、无法解释的疲惫感。房间在旋转。世界感觉缓慢或不真实。一只手臂不听使唤。在没有绊倒的情况下突然摔倒。
本文将幸存者的报告转化为实用的知识。我们将描述常见的中风前经历,解释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总结指南和证据中关于快速行动的建议,纠正常见的误解,并提供具体的预防建议。
患者的心声:五种常见的中风前体验
对初次中风幸存者进行的定性研究以及许多临床病例都揭示了重复出现的主题。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通常将中风前兆的感觉分为五大类。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们是:
- 突然、压倒性的疲劳或“精疲力竭”的感觉。
- 严重的头晕、眩晕或异常的头痛。
- 感觉周围环境不对劲——奇怪的感知或困惑。
- 身体某些部位突然失去控制(虚弱、麻木、言语不清、面部下垂)。
- 意外失去平衡或突然倒地。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每一种情况,它们发生的原因以及为何它们如此重要。
1) “我的身体感觉完全垮了”——突然、无法解释的疲劳
许多人描述的疲劳与普通的疲倦不同:它出现得非常突然,感觉像是一种沉重的倦怠,并且无法通过休息来改善。一位幸存者说,她几十年从未午睡过,但有一天却躺下了一整天,连举起手臂都感到困难。
发生的原因:当大脑组织的血流量下降时,神经元获得的氧气和葡萄糖减少,其活动就会出现障碍。大脑会发出警报信号,表现为突然的低能量感。影响调节动机和觉醒区域的局部缺血(血流量局部减少)会使人感到极度虚弱或困倦。
为何重要:对于有血管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来说,如果突然出现无法解释的疲劳,尤其是伴随任何局部症状(手臂无力、面部下垂、言语不清)或与平常的疲劳感有质的区别,都应引起警惕。
2) 眩晕和头痛:世界在旋转或头部剧痛
头晕和剧烈头痛是涉及后循环(脑干、小脑和枕叶)中风的常见早期特征。患者报告:“世界在旋转”、严重的恶心或呕吐、头部或颈部有紧绷感或刺痛感,或者感觉像喝醉了酒。
发生的原因:小脑和脑干控制平衡与协调。这些区域的缺血(阻塞)或出血会引起眩晕、步态不稳、复视和恶心。头痛可能源于出血(hemorrhage)或与缺血相关的刺激和血管变化。
为何重要:伴有行走困难、复视或新发严重头痛的突然、严重眩晕需要紧急评估。脑干和小脑中风有时会被忽视,因为它不总是产生典型的面部下垂或肢体无力。
3) 世界似乎不对劲:奇怪的感知、幻觉、困惑
一些幸存者回忆起视觉扭曲(物体似乎在移动或缩小)、幻觉、看到不存在的人,或是一种熟悉的场景却感觉陌生的诡异感。记忆和识别能力可能会短暂失灵——一个人可能无法认出自己的腿,或者突然发现阅读变得不可能。
发生的原因:不同的大脑区域处理视觉、识别和记忆。枕叶处理视觉,颞叶处理记忆和意义,这些区域的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视觉感知错误或混乱。皮层上的代谢压力也可能引起短暂的幻觉。
为何重要:突然出现的、新的感知障碍应立即进行紧急评估——尤其是当它们是局灶性或不对称时。
4) 身体部位罢工——无力、麻木、言语不清
这些是典型的中风征兆: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或麻木(尤其是一侧),言语含糊或不清,面部下垂,阅读困难,或进行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出现问题。患者常说某肢体“感觉麻木了”,但之后却没有恢复正常。
**发生的原因:**运动和感觉皮层以及连接它们的通路组织得非常精密。这些区域的血管阻塞或出血会导致相应身体部位的功能突然丧失。
**为何重要:**这些局灶性功能障碍是最具体的中风警示。FAST(Face, Arms, Speech, Time,即面部、手臂、言语、时间)的口诀就是围绕这些症状建立的,因为它们能可靠地预测中风。
5) 突然跌倒——毫无征兆地倒下
有些中风,特别是那些影响平衡中心(小脑、脑干)或主要运动通路的,会导致在没有绊倒的情况下突然跌倒。患者回忆说,他们当时正坐着或走着,却突然倒下或瘫软。
发生的原因:协调姿势和运动或维持肌肉张力的信号中断可能导致突然失去控制。脑干中风可导致严重的虚弱、共济失调(不协调)或突然无法站立。
为何重要: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复视、言语不清、无力)的跌倒是一种紧急情况。
科学告诉我们什么:病理生理学和紧迫性
有两个原则解释了为什么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 **时间就是大脑。**David Saver 及其同事曾对缺血期间的神经元损失进行了量化:每分钟未经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数百万神经元就会丧失。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溶栓或血管内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Saver JL. Time is brain—quantified. Stroke. 2006)。
- **中风是异质性的。**缺血性中风(动脉阻塞)和出血性中风(出血)的表现可能不同。后循环中风可能主要表现为头晕、不平衡和恶心,而不是面部下垂——这也是一些病例被漏诊的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会产生类似中风的症状,但会迅速缓解,不过它预示着短期内中风的高风险,需要紧急评估(Easton et al., Stroke 2009)。
临床指南强调快速评估和治疗路径。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指南建议,怀疑中风时应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并将符合条件的患者迅速转运至能够提供再灌注治疗的中心(Powers et al., 2018)。
常见误解和有害行为
- “如果不痛,就不严重。” 许多中风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疼痛。不痛不意味着不危险。
- “如果症状好转了,我就不需要看医生。” 症状自行缓解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个强烈的警告信号。TIA 需要紧急检查,因为在随后的几天和几周内,发生致残性中风的风险最高。
- “我要自己开车去医院。” 呼叫急救服务(911或当地同等服务)可以获得先进的院前护理,并能最快地将您送往合适的医院。延误会降低时间敏感性治疗的益处。
- “中风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虽然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中风也影响年轻成人。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肥胖等风险因素在任何年龄段都很重要。
实用步骤:识别、行动和预防
识别:学习快速检查方法。
- FAST:Face (面部下垂)? Arms (手臂无力)? Speech (言语困难)? Time (时间紧迫) to call emergency services.
- 警惕突然、不寻常的疲劳,突然的头晕或旋转感,突然的困惑或视觉变化,或意外的跌倒——尤其是当这些症状是新出现且严重时。
行动:如果你怀疑中风
- 立即呼叫急救服务。不要自己开车。
- 记下症状开始的时间,或最后一次看到患者处于正常状态的时间——这对于确定治疗资格非常重要。
- 如果患者正在呕吐或失去知觉,让他们侧卧呈复苏姿势,并监测呼吸。
预防:五项有证据支持的实用措施
- 控制血压——中风最强大的可改变风险因素。按医嘱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
- 正确治疗心房颤动。对于房颤患者,根据中风风险评分(CHA2DS2-VASc)进行抗凝治疗可降低栓塞性中风风险。遵循心脏病学指南(参见ESC/AHA指南)。
- 管理代谢风险——控制糖尿病和血脂;戒烟;减少盐和加工食品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
- 多运动。目标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快走、骑自行车),并避免长时间不间断地久坐。
- 定期体检。如果你有过TIA、心脏病或属于高风险人群,需要进行紧急的专科评估,并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案例分析:约翰·米勒的宝贵窗口
62岁的约翰·米勒一天早上醒来,感觉“奇怪地筋疲力尽”。他坐了下来,他的妻子注意到他突然说话含糊不清,并且无法举起右臂。她拨打了911。急救人员记录了发病时间,并将约翰紧急送往一家中风中心。影像学检查证实,他因左侧大脑中动脉分支中的血栓而发生了急性缺血性中风。由于约翰被迅速送达,他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随后进行了取栓术——并恢复了大部分功能。他的故事突出了两个事实:中风症状可能始于奇怪的感觉,而立即行动可以保护大脑和功能。
专家见解和指南要点
- “每分钟的缺血都会破坏神经元——快速识别和再灌注可以挽救脑组织,”这是中风文献中的核心信息(Saver JL, 2006)。
- AHA/ASA指南推荐对符合条件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快速分诊、影像学检查和治疗,并强调公众对早期识别的教育(Powers et al., 2018)。
- 后循环中风值得特别关注,因为像单纯的头晕或不平衡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内耳问题;当出现危险信号时,临床医生应保持较低的阈值,进行紧急神经影像学检查。
快速参考表:症状群和可能涉及的脑区
常见症状 | 典型涉及的脑区 | 紧急程度/注意事项 |
突然单侧无力或麻木 | 运动/感觉皮层,内囊 | 高——经典中风征兆 |
突然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 语言中枢(优势半球) | 高——立即呼叫急救 |
眩晕、行走困难、复视 | 小脑、脑干 | 高——可能被忽视;常需紧急影像学检查 |
急性视觉变化或幻觉 | 枕叶/颞叶 | 高——需鉴别中风与其他病因 |
突然、极度疲劳 | 弥散性皮层/皮层下缺血 | 中到高——尤其在有风险因素时需评估 |
结论
中风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晴天霹雳”。幸存者对中风前那一刻的回忆——突然、无法解释的疲劳;眩晕;奇怪的感知;局部无力;突然倒下——都是宝贵的线索。核心要点很简单:学习这些征兆,将新的、突然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视为紧急情况,并通过控制血压、管理心律失常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你的风险。在中风领域,时间至关重要——而早期识别可以挽救大脑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