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间歇性禁食(IF)改善了超重和肥胖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物理功能和疾病活动度评分。
- 对炎症或氧化应激标志物未见显著影响。
- 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阐明IF在RA管理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炎症方面。
研究背景和疾病负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关节炎症、进行性残疾和增加的共病风险。绝经后女性,尤其是超重或肥胖的女性,由于激素变化和代谢因素的影响,疾病负担加剧,这些因素会加重疾病活动度和功能障碍。传统的药物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辅助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越来越被认为可以改善预后。其中,间歇性禁食(IF)——一种涉及周期性限制热量摄入的饮食策略——因其抗炎、代谢和减重效果而引起关注。尽管在其他人群中数据令人鼓舞,但IF对RA的影响,尤其是在超重或肥胖的绝经后女性中,仍需进一步探索。
研究设计
Ranjbar等人设计的这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一项平行组、优效性研究,旨在评估IF在超重和肥胖绝经后女性RA患者中的效果。共有44名女性被随机分配到16/8 IF方案组(每日16小时禁食,8小时进食;n=22)或常规饮食对照组(n=22),为期8周。主要终点是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用于评估物理功能和残疾。次要终点包括体重指数(BMI)、晨僵(MS)以及实验室炎症标志物(红细胞沉降率[ES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标志物(总氧化能力[TOC]、总抗氧化能力[TAC]、氧化应激指数[OSI])和复合疾病活动度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临床疾病活动度指数[CDAI])。测量在基线和8周后进行。
关键发现
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F组在BMI、DAS-28、CDAI和HAQ-DI评分方面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改善。这些发现表明,IF可以在8周内对这一人群的疾病活动度和功能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来说:
- BMI:IF组的BMI下降幅度更大,表明短期内有明显的体重减轻。
- 疾病活动度:DAS-28和CDAI评分显著改善,反映出关节炎症和总体RA活动度的减少。
- 物理功能:HAQ-DI评分降低(改善),表明患者报告的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更好。
然而,试验未观察到晨僵、ESR、hs-CRP、IL-6、TOC、TAC或OSI的显著变化,这表明临床指标的改善并未伴随系统性炎症或氧化应激的可测量生化变化。
专家评论
这项研究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文献,探讨了饮食干预在RA管理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代谢风险高的群体。研究结果具有临床相关性,因为BMI和功能状态的改善与RA的更好长期预后相关。然而,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的缺乏显著变化突显了饮食模式、代谢健康和免疫活性在RA中的复杂相互作用。
几个因素可能解释了临床改善与生化标志物之间的分离:
- 研究的持续时间(8周)可能不足以显现系统性炎症或氧化应激的实质性变化。
- 生物标志物的变异性以及背景药物治疗(如DMARDs、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可能会掩盖IF的微妙效应。
- IF可能通过体重减轻、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或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改善主观和功能结果,即使传统炎症标志物在短期内保持不变。
还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的局限性:样本量小、持续时间短且缺乏盲法。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男性、非肥胖个体或那些疾病持续时间不同或合并症不同的患者。未报告重大安全问题或不良事件,支持IF在这一群体中的短期可行性。
结论
间歇性禁食似乎为超重和肥胖绝经后女性RA患者提供了短期内在疾病活动度、体重管理和功能能力方面的益处。然而,其对系统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仍不确定。鉴于RA人群中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日益普遍,IF代表了一种有希望的辅助策略,但需要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研究来指导临床指南并阐明机制途径。
参考文献
Ranjbar M, Shab-Bidar S, Rostamian A, Mohammadi H, Tavakoli A, Djafarian K. 间歇性禁食饮食对超重和肥胖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omplement Ther Med. 2025 Aug;91:103189. doi: 10.1016/j.ctim.2025.103189.
关于间歇性禁食和RA的其他参考文献:
– Mattson MP, Longo VD, Harvie M. 间歇性禁食对健康和疾病过程的影响。Ageing Res Rev. 2017;39:46-58.
– Sparks JA. 类风湿关节炎。Ann Intern Med. 2019;170(1):ITC1-ITC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