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聚乙二醇(PEG)可能比安慰剂和乳果糖更有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具有中等到低的确定性。
- 利那洛肽(Linaclotide)可能不会显著改善治疗成功率,但可能会增加每周排便频率。
- 普鲁卡比利(Prucalopride)在儿科人群中似乎没有明显优于安慰剂。
- 所评估的药理剂的安全性总体上是可以接受的,因不良事件而退出治疗的比例较低。
研究背景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且往往慢性的小儿胃肠道疾病,其特征是排便次数少、大便硬结和排便困难,但无明确的器质性原因。它会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并对医疗资源造成重大负担。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可用,但关于最有效和安全的药理治疗的循证指导仍然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设计和结果的异质性。
过去十年,针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试验数量有所增加,反映了临床需求和治疗创新。然而,试验方法的差异、治疗成功定义的不一致以及随访时间的差异使得证据的综合变得复杂。本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旨在提供最新的、可靠的药理治疗选项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总结,从而指导临床医生优化治疗策略。
研究设计
本全面综述包括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搜索从研究开始到2025年2月5日识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纳入标准包括评估0至18岁以下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药理干预措施的试验,根据每项研究的标准进行诊断。比较对象包括安慰剂、不治疗或替代药理剂。仅关注粪便清除或涉及器质性原因或既往肠手术的研究被排除在外。
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遵循标准化程序,由两名作者独立完成这些任务。评估的结局包括治疗成功(根据研究定义)、排便频率和因不良事件而退出治疗的比例。采用GRADE方法评估证据的确定性。
主要发现
从4595篇已识别的文章中,59项RCTs共7045名儿科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评估的药理剂包括聚乙二醇(PEG,36项研究)、乳果糖(18项)、镁化合物(7项)、匹可硫酸钠(1项)、液体石蜡(4项)、普鲁卡比利(1项)、卢比前列酮(2项)、利那洛肽(3项)、普莱那肽(1项)、灌肠(2项)和多潘立酮(1项)。
治疗成功率:荟萃分析显示,PEG可能比安慰剂更有效地实现治疗成功,相对风险(RR)为1.74(95% CI 1.25–2.41),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具有中等确定性。此外,PEG可能比乳果糖更有效(RR 1.35,95% CI 1.11–1.64),但这一结论的证据确定性较低。相比之下,利那洛肽在治疗成功率方面与安慰剂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RR 1.21,95% CI 0.69–2.13),证据确定性较低。
排便频率:利那洛肽可能使每周排便次数平均增加1.10次(95% CI 0.40–1.80),证据确定性为中等。关于PEG和其他药物对排便频率的影响的证据更为多变,通常通过治疗成功指标间接支持PEG的疗效。
普鲁卡比利在治疗成功率方面没有显示出相对于安慰剂的明确益处(RR 1.68,95% CI 0.77–3.68),证据确定性为低到中等,表明其在儿科病例中的疗效有限。
安全性:因不良事件而退出治疗的比例在各干预措施中相对较低。数据中未出现显著的安全性问题,支持这些常用药物的良好耐受性。
专家评论
本系统综述整合了大量的儿童功能性便秘文献,将PEG定位为基于疗效和耐受性的首选药理治疗。PEG优于乳果糖的结果与先前较小的荟萃分析和临床实践指南一致,强化了其在标准护理中的作用。对于利那洛肽和普鲁卡比利等新药的有限证据表明,它们的使用仍处于研究阶段或辅助治疗,需要更大规模的试验。
局限性包括试验定义和结果的异质性,这可能影响结论的普遍性。随访时间的差异,从短短两周到长期维持治疗,也需要谨慎解释,特别是关于持续疗效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旨在标准化结局测量、全面报告患者特征,并以PEG为对照进行直接头对头比较。
生物机制上,PEG作为一种渗透性泻药,有助于软化大便和促进肠道传输,这可能是其在不同儿科亚群中表现出一致疗效的原因。相比之下,其他药理类别的效果较小,可能反映了不同的机制或儿童用药剂量的挑战。
结论
本更新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支持将聚乙二醇作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首选一线药理治疗,鉴于其在疗效上优于安慰剂和乳果糖,并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临床医生应考虑将PEG作为基础药物,同时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个体化治疗。新兴疗法的研究空白仍然存在,未来的试验应确保严谨的方法学和以PEG为中心的比较设计,以指导循证临床决策。
资助和ClinicalTrials.gov
本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未收到任何资助。该研究已在PROSPERO前瞻性注册(CRD4202236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