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 巴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组(BGCLL)提出的治疗启动标准比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IWCLL)的标准更为严格。
- BGCLL标准使用更低的血细胞减少阈值,并排除了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或无血细胞减少的症状作为治疗触发因素。
- 对巴西CLL注册数据库中2511名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限制性标准能更好地预测预后,并且大部分情况下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
- 因血细胞减少而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显著更差,这表明血细胞减少的存在是疾病负担的可靠标志。
研究背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成熟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积聚。疾病的进展和临床结果差异很大,需要针对治疗启动采取个性化的方法。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IWCLL)的指南一直是全球标准,建议在有证据表明疾病进展、症状或达到定义阈值的血细胞减少时开始治疗。然而,更严格的治疗方法可能提高预后的准确性并避免过度治疗。
在巴西,巴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组(BGCLL)提出了更严格的治疗启动标准,重点在于更深的血细胞减少,并排除了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或无血细胞减少或肿块的症状作为治疗指征。鉴于CLL的慢性、通常惰性的性质,优化何时开始治疗对于平衡疗效与生活质量和治疗毒性至关重要。
研究设计
这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2009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巴西CLL注册数据库中登记的2511名CLL患者,所有患者都提供了最低必需的数据。根据两套治疗启动标准对患者进行了分类:IWCLL宽松标准和BGCLL严格标准。
- BGCLL治疗启动标准: 血细胞减少定义为血红蛋白<9.5 g/dL或血小板<50,000/mm3;排除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和无血细胞减少或肿块的疾病相关症状作为治疗指征。
- IWCLL标准: 血细胞减少定义为血红蛋白<10 g/dL或血小板<100,000/mm3;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和症状被认为是治疗指征。
使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生存结局,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相关变量后提供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CI)。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主要发现
该队列包括来自41个中心的2511名患者,其中1404名患者(56%)符合IWCLL宽松标准,788名患者(31%)符合BGCLL严格标准:
基于标准的生存结局
- 符合BGCLL严格标准的患者总体生存率为68%,而符合IWCLL宽松标准的患者为85%。
- 这表明严格的BGCLL标准更能有效地识别出疾病负担更高、预后较差的患者。
治疗指征对生存的影响
- 因血细胞减少而接受治疗的患者总体生存率(69%)显著低于因其他指征接受治疗的患者(97%)(P <0.0001),这证实了血细胞减少是晚期疾病的标志。
- 值得注意的是,仅因疾病相关症状、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或结外受累而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与未治疗的患者相似,这表明这些因素在没有血细胞减少的情况下可能不需要立即治疗。
临床意义
严格的BGCLL方法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区分需要立即治疗的因临床显著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和那些适合观察等待的患者。这是CLL的关键问题,因为早期干预在低风险患者中并未显示出生存益处,反而可能使患者暴露于可避免的毒性。
专家评论
这项研究强化了一个原则,即CLL治疗的启动应仅限于有明确疾病进展迹象的患者,这些迹象可能影响生存。BGCLL的严格标准通过强调更高的血细胞减少严重程度阈值并排除孤立的症状或淋巴细胞增多,进一步细化了治疗触发因素。这种方法与越来越多的证据一致,即无症状的淋巴细胞计数增加本身并不需要治疗。
尽管是回顾性的,但多中心注册数据库中的大样本队列支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和普遍性。然而,局限性包括无法直接比较治疗方案或控制分子预后因素。这些严格标准的前瞻性验证可以进一步确定最佳干预时机,适用于不同人群。
目前,靶向治疗的安全性有所改善,可能在未来挑战限制性治疗启动的范式,但在那之前,谨慎选择患者仍然至关重要。
结论
巴西注册数据库的分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CLL中采用以血细胞减少为重点的限制性治疗启动策略,能够更好地按预后分层患者,并安全地推迟低风险个体的治疗。采用BGCLL标准可以优化临床结果,避免过度治疗,并将资源集中于疾病负担更高的患者。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是必要的,以确认这些发现并指导其纳入国际实践。
资助
本研究由巴西CLL注册数据库和巴西血液学和血液治疗协会(ABHH)与高级人员协调与完善委员会(CAPES)合作支持。
参考文献
de Morais Marques F, Pfister V, Parra F, Perobella L, Buccheri V, Yamamoto M, 等. 限制性治疗指征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有利结局:巴西CLL注册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Lancet Reg Health Am. 2025年9月24日;51:101234. doi:10.1016/j.lana.2025.101234. PMID: 41050339; PMCID: PMC1249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