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长期随访2632名接受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癫痫患者,确定了癫痫猝死(SUDEP)的关键风险标志物,包括独居、高频率的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和发作期中枢性呼吸暂停持续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的发作后中枢性呼吸暂停(>14秒)和发作期间中枢性呼吸暂停(>17秒)被发现为新的电临床生物标志物,与SUDEP风险相关,为癫痫死亡风险分层和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途径。
背景
癫痫猝死(SUDEP)是全球范围内癫痫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影响控制不佳的癫痫患者。尽管之前的回顾性分析已经指出了一些因素,如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长期癫痫病程和独居条件,但在本研究之前,明确的前瞻性电临床生物标志物尚未确定,用于预测SUDEP风险。
由于癫痫影响全球约5000万人,其中一部分人经历药物难治性发作,因此识别有风险个体以进行针对性干预和监测的临床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本研究通过整合在长时间视频-脑电图(EEG)监测期间收集的多模态数据,结合心脏呼吸评估,填补了这一关键空白。
研究设计
这项大规模的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在美国的8个中心和英国的1个中心进行,时间为2011年9月至2021年12月。研究纳入了2632名由专科医生诊断为癫痫的儿童和成人。纳入标准包括年龄超过2个月且因视频-EEG监测入院的患者,无论其药物耐药状态如何,并且至少有一次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随访。
基线数据收集包括人口统计信息、详细的电临床发作特征以及发作期间的心脏呼吸参数。近10年的长期随访涉及常规临床访问、电子健康记录审查和电话访谈,评估发作频率、药物依从性和死亡结果。主要终点是根据既定标准确定的SUDEP(确定、可能或可疑)发生时间。
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检查预定义的风险标志物与SUDEP发生之间的关联,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
主要发现
在2468名完成随访的患者中,有38名(1.54%)在7982人年中因SUDEP死亡,发病死亡率为每1000人年4.76例(95% CI 3.37–6.53)。另有两名患者经历了接近SUDEP事件。
多变量分析揭示了几个显著的SUDEP风险增加预测因素。独居患者的危险比(HR)显著升高至7.62(95% CI 3.94–14.71)。过去一年内发生三次或更多次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的患者HR为3.1(1.64–5.87)。此外,发作期间中枢性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每增加一秒(HR 1.11,95% CI 1.05–1.18)和发作后中枢性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每增加一秒(HR 1.32,95% CI 1.14–1.54)均独立相关于风险增加。
在排除分类为可疑或接近SUDEP的病例的敏感性分析中,发作后中枢性呼吸暂停仍具有强烈的预测作用,而发作期间中枢性呼吸暂停则失去显著性,表明发作期呼吸异常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本研究表明,发作期中枢性呼吸暂停——尤其是超过14秒的长时间发作后呼吸暂停——是可以测量和可重复的风险标志物,可以增强SUDEP风险分层,超越单独的临床特征。
专家评论
这项开创性的工作通过前瞻性地确认发作期呼吸暂停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推进了我们对SUDEP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在常规视频-EEG评估中整合心脏呼吸监测标志着癫痫死亡研究中向机制生物标志物发现的范式转变。
独居仍然是最有力的临床预测因素,突显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减少发作时及时干预的机会。频繁的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所代表的发作负担与先前证据一致,表明发作控制与SUDEP风险降低有关。
然而,一些局限性需要考虑。尽管样本量较大,但SUDEP事件数量仍然有限,可能限制了亚组分析和其他合并症的分层。研究人群仅限于因视频-EEG监测入院的患者,这可能会偏向于更难治或复杂的癫痫病例,影响普适性。
发作期间与发作后呼吸暂停的时间和阈值定义需要在各中心进一步标准化。观察性设计无法建立因果关系,但为后续干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这项广泛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阐明了SUDEP的关键电生理和临床风险标志物,特别强调了发作期呼吸功能障碍。长时间的发作后中枢性呼吸暂停和独居条件,结合发作频率,可以整合到一个风险指数中,以指导临床决策和患者咨询。
未来的研究应旨在验证这些发现在不同癫痫人群中的适用性,并调查是否可以通过减轻发作期呼吸暂停或改善发作期间的监督来减少死亡率。最终,实施综合电临床和心脏呼吸监测可能有助于针对SUDEP的个性化预防策略,SUDEP是主要但可预防的癫痫相关死亡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Ochoa-Urrea M, Luo X, Vilella L, et al. 风险标志物与癫痫猝死:一项观察性、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Lancet. 2025;406(10511):1497-1507. doi:10.1016/S0140-6736(25)01636-8.
Devinsky O, Hesdorffer DC, Thurman DJ, Lhatoo S, Richerson G. 癫痫猝死:流行病学、机制与预防. Lancet Neurol. 2016;15(10):1075-1088. doi:10.1016/S1474-4422(16)00139-4.
Nashef L, So EL, Ryvlin P, Tomson T. 统一癫痫猝死的定义. Epilepsia. 2012;53(2):227-233. doi:10.1111/j.1528-1167.2011.03379.x.